隐显赫战功守一生清贫
——记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北街村九旬老兵李文祥
( 2015年09月22日 02 版)新华社记者双瑞
前半生戎马倥偬、战功显赫,淮海、渡江等10多次重大战役都留下了他鏖战沙场的身影,一等功、特等功的勋章曾在他胸前闪耀。
此后50多年的岁月里,他却甘当中原大地上一个普通的庄稼汉,将所有的军功和荣耀都装进了一个小布包。
如非偶然,与他朝夕相处的左邻右舍甚至家人至亲,都不知道他曾有的辉煌。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平淡不能泯。能做到其中一条就很不易,但他全部做到了。”作家二月河曾如此评价他。
他是李文祥,1925年,出生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北街村一个贫苦农家。幼年丧母,为求生计的他在兵荒马乱中辗转奔突。1947年,李文祥正式参军加入华野10纵,骁勇善战的潜质很快得以施展。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跟敌人拼到死,就是死,也要死在阵地上!”凭着这股锐气,他屡建奇功。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李文祥,历任解放军战士、班长、排长和副连长。尽管职务不高,他却先后荣立特等功、一等功,获得特等人民功臣奖状、战斗模范称号等。
然而,沉甸甸的荣誉并没有成为他换取后半生安逸生活的筹码,而是被装进小布包尘封起来。1956年,李文祥转业安置到福建省建设厅工作,他不愿坐在舒适的办公室,哪儿艰苦去哪,先后辗转于三明、泉州、莆田等地,岗位越换越苦。
“我是党员,吃亏心安,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李文祥的解释简单而朴素。1962年,国家号召干部精简下乡支农,他像当年在战场上一样,再次身先士卒。在那个5分钱一只鸡蛋、8元钱一月伙食费的年代,他从每月66元工资的国家干部,转眼成了庄稼汉。
李文祥曾绘声绘色地讲述当时的情景,“听说国家有困难,要求干部支援农业,我就写报告。负责人说‘没你的事’,我说‘咋没我的事啊,我不是干部啊’!”
带着妻子重返范县老家,李文祥拥有的仅是生产队给的3分自留地和15公斤麦子,住处是村里四处透风的破庙。一直到1983年,他才盖起了属于自己的三间平房。因为不像当干部时那样宽裕,李文祥曾被老父追到街上大打出手。
妻子陈宝珍是福建人,青黄不接连菜窝窝和红薯干都吃不饱的时候,她也落过泪:“老李,早知道不跟你来了。”尽管心中憋屈,但他口气却从来不软:“后悔啥!革命分工不同,大家都在富地方了,穷地方没人来不就更穷吗?”
白衣阁乡地处黄河故道,涝灾频发,群众长期在贫困线上挣扎。回乡后,李文祥先后担任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开挖水渠、复耕农田、推行稻改,不到两年时间,就把亩产一二百斤小麦的盐碱地改造成了亩产200多公斤的稻田。
“为了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老李出了大力!”曾与李文祥共事十多年的村干部董明瑞说,李文祥为人光明磊落,当村干部多年,从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村民都盖上新房了他才盖,也不以英雄自居,村民都没听过他讲自己的战斗功绩。
三间普通瓦房,陈旧的老式家具,最大资产是一台彩色电视机,李文祥的小院在村里一直属于简陋之列。几个知心的老伙计知道他当过兵,好心劝他:“你作出过贡献,咋不去找国家要求照顾啊?”李文祥不以为然:“照顾啥?咱的条件比很多人还强呢。”女儿曾偷偷拿他的复员军人证去民政局领补助,李文祥知道后狠批一顿。
民政局工作人员曾多次去李文祥家里慰问,只知道他是老兵,不知道他有过那么多荣誉,他也从不提什么要求。1984年起,范县民政局按政策每月给他发退职救济费26.48元,1985年福建原单位确定每季度给他寄发退职补助费。他拿着收据找到民政部门,说自己不能两头拿钱让国家吃亏,自愿放弃救济费。
回乡50年,李文祥扎根农村,对过往的荣誉缄口不提。直到2011年,他装满军功章的小布包偶然间被翻出,村民们才惊讶地发现,这个每天在村里转悠的不起眼老头儿,竟然有“了不得”的光辉历史。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9-22/71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