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新疆兵团三师四十九团破解“年年扶贫年年穷”怪圈——让贫困户分享产业扶贫红利


新疆兵团三师四十九团破解“年年扶贫年年穷”怪圈——

让贫困户分享产业扶贫红利

( 2015年09月22日  08 版)

    黑龙江垦区八五一一农场水资源匮乏,80%耕地属丘陵区,职工群众收入不稳定。为加快致富步伐,他们推进科技种稻、节水增粮,实行现场、网络订购等销售方式。图为客户展示私人订制大米卡。            崔伦震摄

    何志江

    3年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十九团除了破旧低矮的平房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儿的楼房,自行车、摩托车曾是全团最先进的代步工具。而现在团部周围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区住宅楼,水、暖、电、气和网络都进门入户。

    谈起这些变化,职工群众们都说这要得益于国家和各级的帮扶政策。而在四十九团的决策层看来,扶贫不是疲于应付地去“灭火”,若不进行长远规划设计和产业布局,贫困现象还会死灰复燃。扶贫必须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必须走开发式扶贫和参与式扶贫相结合的路子。

    从倒欠2万元到盈利

    11万元——“输血”扶贫让贫困户甩掉穷帽子

    “老婆,赶紧把羊赶到枣园东边的胡杨林里面去,有大片的青草。”在该团一连采访途中,笔者见到了正赶着羊群的职工刘昌友夫妇。攀谈得知,他家种了20亩红枣,喂养了30多头羊。

    刘昌友承包土地种红枣,由于种植技术、田间管理不善,尽管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但收入并不多。再加上孩子上学、赡养父母等,一年下来几乎存不上钱。2012年遭遇冰雹灾害,红枣几乎绝产,年底结算还倒欠了团场农资、承包费、水费等2万元,使本来就困难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

    2013年,该团多管齐下对其进行重点扶贫,协调企业免费提供化肥、滴灌带等农资;争取工会扶贫资金买了10只能繁母羊供其饲养;发动社会力量捐款给其孩子上大学;团里也对他减免了土地承包费、水费等,同时还安排园林站跟踪进行红枣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当年底,刘昌友的红枣盈利11万元。

    目前,刘昌友享受团场职工购保障性住房优惠4万元,已在团场购买了楼房,正在进行装修。刘昌友说:“以前,我都不敢想能买得起楼房,能有今天的变化,完全受益于团场的扶贫政策。”像刘昌友一样,依靠“输血式”扶贫摘掉脱贫帽子的就达206户。

    “在扶贫举措上,我们主要争取国家和各级扶贫专项资金和优惠政策,围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四位一体’扶贫格局,实现对贫困户的帮扶脱贫。”该团党委书记郑胜学说。

    “等靠要”思想让30只羊变成10余只

    ——从被动要钱到主动学习致富技能

    该团“输血”扶贫投入力度大、见效快,但时间一长,就从中发现一个怪现象:每年脱贫的户数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年年扶贫年年穷”。

    该团五连维吾尔族职工买买提·吐逊一家5口人生活极度贫困,团里连续3年对其进行帮扶,始终是原地踏步。2011年,妻子生病住院,团里为其捐款,平时还发给救济粮油;2013年,由于棉田产量不高,年底亏欠,团里免去了一年的水费、土地承包费,垫付了化肥款。2014年,团里争取2.5万元贴息贷款买了30只羊让其喂养。半年后回访时,羊仅剩10余只了。经了解才得知,吐逊疏于饲养和管理,羊有生病死掉的,还有因急用钱被卖掉的。

    团里对这一现象进行“麻雀解剖”式分析,发现“输血”扶贫有很多弊端,不利于团场长远发展和职工群众持续增收。“输血”扶贫易使贫困户陷于被动,长此以往,被扶贫对象易产生“等靠要”依赖心理,自己不主动学习生产技能,生活水平自然无法提高。

    “这样虽然解决了一些贫困户眼前的生产生活困难,就像救火队一样疲于应付,容易疏忽设计长远帮扶计划和帮扶产业,不能从根儿上解决整体经济发展问题。”该团副政委陈超松说,还有就是“输血”扶贫措施不适应个体长远发展,实质性增效举措少,跟踪管理服务机制不够到位。因而,“输血式”扶贫自身发展后劲乏力,刚达到脱贫线的贫困户收入很不稳定,很容易再次返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红枣 土地 化肥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