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骄阳下,记者来到位于大青山冲积扇区域的万亩草场。长长的木栈道通向草原深处,两旁没过膝盖的牧草随风摇曳,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历史教科书中的草原。据草场工作人员介绍,一期占地面积一万余亩的自然草原观光区基本建成,目前是距呼和浩特市最近的观赏草原景观地。二期规划占地近7000亩,目前,土地流转工作基本完成,已种草4000多亩。
新城区委书记张锐回忆说:“刚开始,压力真是大。时间不等人啊!过了五一,针叶林等好多树种就没法种了,宣传动员、土地流转、规划招标,包括草种苗木的选择,都必须同时进行。三月过去了,好不容易流转过来1000亩土地。四月五月进行试种,不曾想7月发了洪水全部淹了,不过这些草种选择得当,韧性和生命力强,挺过了洪水,9月真就长出了草原的模样!我们有了信心,第二年绿化面积就扩展到万亩。”
一面种草种树,一面取缔污染企业。由环保、国土、安监等部门组成的污染企业治理工作组,严厉打击关停“两违”(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污染企业。烟霾灰尘渐渐消失,但地面上一个个裸露的大沙坑,就像是大青山的伤口,该如何治愈?
哈拉沁采砂区治理是个典型案例。“哈拉沁采砂区关闭后,沙坑平均深度有40米,如果通过填埋改造,预算需要五六亿元的资金。为了少花钱多办事,我们想了个顺势进行景观改造的办法。”不到两年的时间,这里已变成了拥有人工湖、观景平台、木栈道、凉亭外加120余万株苗木的下嵌式园林公园。新城区发改局副局长、哈拉沁生态保护区项目组组长梁永胜向记者介绍:“你看对面那坡上,山桃、杏树、李子、苹果树都有,要不了几年就能挂果。到那时,从四月开始花期不断,要是来这赏花摘果,钓个鱼啥的,多美!”
“到2017年绿化覆盖率要达到80%,但第一个五年目标只是一个节点,生态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一届接着一届干。这届任期可能看不到效果,但正所谓‘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须有我’。”呼和浩特市有关负责同志说,“这就是我们要树立的政绩观。”
“这些年,不但我们的环境变好了,干部往下边跑得也勤,跟我们贴近了!有什么困难都能帮着解决!”姚家湾村村民庄帮郎也向记者讲述着他眼中干部作风的变化。
头脑不发热,工作不刮风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确保打造成长效生态工程。
大青山生态治理伊始,别说让村民们理解,就是政府官员,甚至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开始都心怀疑虑。“这样的石头场、沙化地还能恢复成林场草原?这要花多少钱啊?不会又是一个烂尾工程吧?”
“大青山以前也搞绿化。为什么年年种树不见树、种草不见草?一到春天,机关干部带着火腿肠、矿泉水,打着彩旗,成群结队上山植树去。树植上了,但是干旱少雨,最后是死是活没人管。现在,我们引入市场机制,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2012年,万亩草场工程启动时,张锐是工程总指挥,他对记者说,万亩草原恢复建设项目便是通过公开招标,由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以种植天然牧草为主进行生态修复,三年后达到设计标准,政府才付钱。
“你看,那就是苜蓿开出的花。我们选育驯化的这种苜蓿节水高效,适合这里的自然环境。”蒙草抗旱公司负责人指着身边的小白花对记者说,选对品种,才有可能建成长效的生态工程,不能好高骛远,贪大求洋。“就像习总书记去年来蒙草公司研发中心时所说,绿色低碳和科学发展观要有可实现的途径、平台和手段,靠奇花异草和外来引进,是不可持续和不适宜的,最终需要走符合自然规律和国情地情的路,找一些当地适合的品种,自我开发,然后推广。”
“如果搞生态修复,把农民都赶走了,这不是真正的修复,要让大家都从生态修复中获益。”走到万亩草原的深处,眼前出现几座蒙古包,里面传出悠扬的马头琴声。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生态修复的最终目标是要发展绿色产业。“一头是农民,他们投入土地、草场和劳动力,收获租金、分红和劳务收入;另一头是政府,投入生态资金补助,收获生态和经济增长。而中间是草企业、马企业、旅游企业、金融机构、研究机构、服务商等等,他们投入技术与资本推动产业化发展。比如现代马汇项目,就可以打造出从育马到赛马、从骑马游到马术的一个完整的马产业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9-05/7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