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雪梨:味儿正个儿大又何妨
( 2015年09月01日 06 版)本报记者张艳玲
8月初,四川省苍溪县云峰镇青盐村村民张华春院子里的一棵雪梨树被人包了下来。来人塞给张华春300元订金,说好9月梨子熟了就来摘梨。
这棵雪梨树确实不得了,“身板”不粗,枝桠上却密密麻麻挂满了梨,最大的得有斗碗大小,张华春不得不找来木棍将枝桠撑起来。“这还不算大的,1991年选出来的‘梨王’足足有5斤2两重呢!”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仲青山说,那时苍溪梨农都以种出“梨王”为傲。
然而,市场沉浮,个头太大也曾被认为是雪梨价格一跌再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随着雪梨市场逐渐回暖,关于个头大小的争论尘埃落定了。
一棵树的梨钱曾抵得上半个月工资
43岁的张华春有100多棵雪梨树,大部分都有年头了,有的“岁数”比他的还大。“从小就在梨园里长大,父母全靠着这几亩梨树把兄弟姊妹拉扯大。”张华春说。
作为已有数百年栽培历史的苍溪本地品种,苍溪雪梨在上世纪70、80年代可谓红极一时,其肉质脆嫩多汁,个头尤其大,单果平均重量超过1斤,不少国家领导人都对其称赞有加,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引种的更是不计其数。在鼎盛时,苍溪全县雪梨面积达15万亩,“雪梨之乡”也成了苍溪县的代名词。
“那时雪梨很畅销,一棵树下200斤梨,能卖20多元,那相当于工人半个月的工资了!”说起上世纪80年代雪梨的好行情,仲青山不禁提高了语调。
仲青山说,那时,最让苍溪果农引以为傲的就是谁家能种出最大的“梨王”。在1991年的“梨王”比赛中,“梨王”重达5.2斤,至今无“梨”能敌。
价跌卖难真是“个头太大”惹的祸?
好景不长,上世纪90年代末期,苍溪雪梨价格持续下滑,尤其是到了2000年后,雪梨一度出现卖难。“一背篓梨子百来斤,就卖8元钱啊!”提起当年行情的惨淡,61岁的青盐村村民张义德仍然唏嘘不已。
为此,苍溪县定下了“早熟梨抢市场,中熟梨接链条,晚熟梨保品牌”的应对战略,开始大量引进早熟、中熟梨品种。在2005~2009年的5年间,共引进30多个梨品种,逐渐形成了以“中梨1号”为代表的早熟梨4万多亩,以“翠冠”、“黄金梨”为代表的中熟梨4万多亩,晚熟品种苍溪雪梨被压缩到6万亩。从6月底到10月底,苍溪月月都有鲜梨上市。
苍溪雪梨的面积逐年减少,但价格却不见回升。“苍溪雪梨个头太大,一个人吃不完,分梨又不吉利,自然不受消费者欢迎。”仲青山说,大家分析雪梨滞销原因,认为病根在其个头太大的人不在少数。
苍溪雪梨滞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农业部门开始到主要销售市场调研走访,发现一些消费者曾经是苍溪雪梨的铁杆粉丝,现在却不爱买了。“不少上了年纪的消费者还向我们抱怨味道不如以前。”仲青山说,品质下降才是根本原因。
示范提升大个头重获市场认可
这几天,张义德推了好几个活儿,都是外地客商打来电话请他组织收购村里的雪梨的。“要在前几年,这时候树上恐怕一个梨子都见不到了。”张义德说,8月底才成熟的梨子,6月份就有商贩来村里收梨,不管熟没熟,村民见钱就卖。
梨子还没熟,为何村民就赶趟卖呢?“雪梨不值钱,村民也就不愿投入,能结几个是几个,能卖几个钱算几个,也没想靠着梨树发家致富。”仲青山认为,这也使得苍溪雪梨陷入了早采、疏于管理导致品质下降、价格下跌,价格太低又使得农民不愿管理不愿投入的恶性循环。
如何才能打破恶性循环?农业部门决定首先从杜绝早采上突破。一次巡查,仲青山正好撞见农户早采,就当场削了梨,请农户尝尝,结果这位果农只是笑着却不接手,说还没熟不好吃。“自己都不吃的梨卖给别人,人家第一次上了当,还能再买吗?”将心比心,说得这位果农心服口服。
紧接着,农业局又选出苍溪雪梨相对成规模的青盐村进行示范提升,拿出专项经费为试点农户免费提供有机肥、微量元素,对农户种植技术进行全程指导。村里还成立起了雪梨合作社,社员们有空就在一起琢磨种植技术。随着苍溪雪梨品质逐步提升,价格逐渐回暖,参与试点的农户也从最初的8户增加到了现在的100多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9-01/70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