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创业靠脑靠腿还靠嘴


创业靠脑靠腿还靠嘴

——技术能手品种研发闯出市场“蓝海”

( 2015年08月29日  07 版)

    本报记者张艳玲

    在四川省双流县临江村,有一处颇有名气的桃园,园子的主人是一位已经68岁的老人,名叫汪峰,10多年来一直和大儿子汪厚均“泡”在园子里伺弄这片桃林。

    桃好价孬桃园陷入两难

    汪老可不是自学成才的土专家,而是上世纪60年代西南农业大学的高材生,有着几十年农业管理技术和经验。2001年,汪厚均在双流县流转40多亩土地,引进当时业界公认的好品种——莱山蜜桃,开始规模种植桃树。因为汪家父子种出的桃子个儿大味甜,名声不胫而走,十里八乡的桃农都来取经。

    2004年7月上旬,桃园进入丰产期,汪厚均满怀热情到成都龙泉驿(当地蜜桃主产区)联系客商,低迷的市场价格却如当头一棒。“一斤只能卖几毛钱,真的感到很失望!”

    为什么桃好价却孬?汪家父子开始仔细审视市场,发现进入7月后,水果供应十分充足,尤其是西瓜消费进入旺季,桃子很难与之抗衡。“市场机会在水果青黄不接的5~6月!”很快,学会看市场“脸色”的汪峰父子意识到了早熟桃的市场机会。

    “然而,当时并没有表现很好的早熟桃品种,大部分早熟桃个头小、商品性差,全国早熟桃规模很小。”汪老告诉记者,业界一般也认为,成熟期越早,果实发育期越短,早熟与大果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此时,汪家桃园的发展陷入两难——中晚熟桃种得再好,市场竞争白热化很难卖出好价钱;早熟桃市场前景虽好,却没有获得市场认可的好品种。多番权衡,汪峰父子决定搏一搏,开始了长达10年的品种培育之路。

    十年坚持良种+良法打开局面

    为了培育出优质早熟的品种,几年里汪峰父子跑遍了国内各大科研院所,把国内外能得到的品种全搜罗进来。“最多的时候,桃园里有300多个品种!”汪厚均告诉记者。

    2007年5月,汪老发现,一棵从山东引种的桃树不仅果实成熟期早,而且单果重量也明显高于园里同品种桃树。经过连续5年的高接观察,其早熟、个大的优良性状越发稳定,汪老越来越有信心,还根据其色泽靓丽、口感翠甜的特点,取名“胭脂翠”。

    2012年,汪家父子专门开辟出一个实验小区,以钻研胭脂翠桃的栽培管理技术。“按照经典教科书的一般看法,桃树最适宜搞‘低开心、大开盘’的伞状树形,但这种模式的坏处是桃树下方空间低矮,管理十分困难,在劳动力缺乏的今天,就更显得突出!”汪老告诉记者,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他们决定尝试矮化、密植、“主干”树形的栽培方式,没想到一举成功,不仅早熟果大省力,而且丰产性极好,从栽到收仅需一年半时间,第二年亩产就达1000公斤,第三年产量还能翻番……

    2014年4月,胭脂翠桃正式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拿到了合法“身份证”。评审专家对胭脂翠桃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早熟丰产、果优果大,采摘期长,栽培省力易于为老百姓接受,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新品种。

    果农受益好口碑带来大市场

    6月下旬,陕西周至油桃滞销的消息传来时,双流县桃农老李的园子里早就一个桃子不剩,全被果贩整车整车拉走了。“地头价5元一斤,每亩产量有4000斤,一亩收入就有2万元。”老李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年收桃子了,两年前听人介绍半信半疑,经过多番考察后决定跟进,没想到效益比之前想象的还好。

    品种好、技术佳,胭脂翠桃慢慢有了口碑。虽然目前只作了小规模的实验性推广,种植面积已有数千亩,主要分布在成都周边区县。每隔一段时间,各地便有慕名而来的考察团,基层政府领导、种植大户、企业老板都是常客;不久前,重庆一家大型农业企业还专门到汪家桃园考察,对胭脂翠桃很感兴趣,提出双方合作建设示范园。

    对于不断接到的橄榄枝,汪峰父子兴奋之余更显示出谨慎。“种桃是技术活,‘三分种,七分管’,如果发展过快,配套的技术服务跟不上,可能会毁了胭脂翠桃。”汪厚均说,未来胭脂翠桃要走大市场大业主大品牌的路子,主要与农业公司和种植大户合作,专业化、集约化发展,不能遍地开花,才能保护好这个市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成熟期 种苗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