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靠山吃山,穷了;如今养山吃山,富了——
余村变身记
( 2015年08月06日 02 版)陈毛应本报记者蒋文龙朱海洋
走进村史馆,几乎每个人都会被它的过去所震撼:石矿粉尘蔽日,每天炮声隆隆,原本秀美的环境满目疮痍、不堪入目,村民不断付出沉重的伤亡代价。
踱步出馆,又分明被眼前的美景所感动:远处,群山苍翠、竹海摇曳;近旁,草木掩映、溪水潺潺。村里游人如织,“农家乐”人头攒动,家家门口停有轿车,所建屋舍整洁气派。
这个10年时间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乡村是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1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此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余村十年之间的变化,恰恰演绎了习总书记的科学论断!
为了金山,毁了青山
5月上旬,在村委会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简陋会议室里,潘文革回忆起10年前的情景,仍难掩激动之情。
潘文革是余村的村委会主任。他介绍说,余村山多地少,全村4.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农田面积不及1/10,毛竹山却有6000多亩。穷则思变,在“靠山吃山”的思想支配下,村里开始炸山采矿、建水泥厂,短短几年,凭借丰富的石灰岩资源,余村就跻身全县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
一年的纯收入100多万元,这笔巨额收入,顿时让余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首富村”,风光无限!可好景不长,钱是有了,余村百姓也很快尝到了苦头。
水泥厂使得粉尘蔽日,村民不敢开窗;山上的毛竹,也因被厚厚的粉尘所覆盖,连年减产;还有那震耳的矿山开炮声,扰得村民心烦意乱,村支书胡加仁,就是因那炮声导致一耳失聪。
除了环境破坏,村民更担心生命安全。矿上炸出的飞石经常从天而降,不仅砸坏过房屋,还砸死、砸伤了不少村民。几年间,因安全事故,村里就先后死了5个矿工。曾在矿区开拖拉机的村民俞金宝回忆:当时一进矿区就提心吊胆,怕天上掉石头。
“村里明知其害,但又找不到发家致富的门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开矿做水泥。”潘文革说,石矿是村里的“命根子”,全村280户村民,一半以上的家庭有人在矿区务工,“没了矿,真不知出路在哪。”
2003年,安吉提出创建全国首个生态县的目标,终于结束了这场梦魇。余村开始陆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集体经济收入断崖式锐减。这一痛定思痛的举动,也让余村赢得了好名声。可未来怎么走,村里依然一片茫然。
既要金山,也要青山
2005年8月,习近平在安吉调研时来到余村,当得知村里在生态兴县战略指引下,关闭了村里所有石矿和水泥厂,很多人不理解,正在徘徊不前时,他指出: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熊掌和鱼不可兼得的时候,要知道放弃,要知道选择。
这句话如同屋顶上打了个响雷,让余村人猛然醒悟。从那时起,小村始终秉承“两座山”科学论断,更加坚定了走生态发展道路的信念。
不久后,村里借助当时天荒坪风景名胜区编制总体规划的契机,制定了生态旅游、生态居住、生态工业“三区规划”,还用历年的积累,投资建设了荷花山景区。2008年,余村借助县里开展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率先建成精品村,昔日小村彻底变样,优美的环境重新回归,村里千年的银杏树和百岁的娃娃鱼成了游客争相观赏的亮点。
过去村里有个万元户就不得了,而靠着绿水青山,现在余村连千万富翁也有不少。46岁的胡加兴原在水泥厂务工,厂子关闭后一直失业,迷惘中他发现,村里的溪水随着矿山关停,又变得清澈。
胡加兴看准了生态旅游,出钱清理溪道、加固堤岸,还特别设计了坡度落差,准备搞“荷花山漂流”。结果,50条橡皮艇下水没几个月,就引来上万名游客。去年,漂流游客甚至超过了5万人次,营业额高达220多万元。
旅游火了,自然带动了农家乐发展。余村最大农家乐“春林山庄”的老板潘春林,原是拉矿石的拖拉机手,现在可是千万富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8-06/6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