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新一轮农村改革“三箭齐发”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相关试验区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创造条件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多种形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开展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化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安徽省定远县创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成立了6个乡镇水利水产技术服务中心站,构建了以中心站水利员、村级水管员、用水协会会员为主体,以县水利部门、乡中心站、村水管员、农民及用水者协会等参与的四级基层水利便民服务体系。

  “三农”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信凯对多个试验区进行了跟踪调研。他告诉记者,要按照现代产权制度要求,从实际出发,进行农村集体产权改革。鼓励从实际出发,探索发展股份合作的不同形式和途径。对于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集体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探索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对于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集体统一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更好地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提供公益性服务。

  农村流通改革搭上互联网快车

  前不久,陕西省乾县500万公斤大葱滞销的事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以前最高每公斤大葱可以卖2元钱,现在卖一毛多钱都没人要!”看着家里成捆的大葱,村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引起了陕西省供销社的重视,他们很快组织了40多辆“蔬菜直通车”开往当地。经过协商,供销社最终以每公斤0.6元的价格收购了大葱,并搭建起了大葱临时直销店,同时通过网上销售渠道,开展线上线下联合销售,很快物美价廉的大葱就被一抢而空。

  流通环节连接社会生产和消费,流通效率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我国很多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流通困难成为制约农产品销售的瓶颈。同时,农村流通领域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经营主体普遍较分散,服务功能相对较弱,需要在农村培育一个成体系、有规模的经济组织承担职责。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以超市、仓储为主的线下流通方式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市场需要。这些都意味着农村流通体系面临巨大变革。

  国家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农村流通体系改革。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到要创产品流通方式,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这为我国农村流通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今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记者了解到,中华供销合作总社拥有30多万个综合服务社、100多万个经营服务网点,是我国农业流通领域的主力军。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社长邹天敬介绍,今年三季度内,供销社将推出全国性电商平台,把全系统的线下实体资源尽快整合起来,将网点的数量优势转变为网络的系统优势。

  推动农村流通体系改革,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据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孔令羽介绍,商务部将会同财政部主动适应互联网信息化发展趋势,推动电子商务新型模式在农村发展,利用网络重新构建升级版的“万村千乡”。同时,将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综合示范工作,2015年财政资金达到20亿元,支持范围扩大到中西部和东部,共涉及200个县(区、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试验区 蔬菜 大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