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以创意为手段。加强创意设计与农业的融合,拓展农业的观赏性,实现一种作物、两种收获,不待收获、就有收益的效果,是四川休闲农业发展的又一重大实践。前些年,成都市郊区县等地的桃花经济、梨花经济、油菜花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近年来,随着游客需求水平的提升,简单的“春花经济”已经难以满足居民休闲消费的愿望,于是他们利用创意手段,着力提升农业的观赏价值,使之成为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彭州市种都蔬菜主题公园以二十四节气、春夏秋冬四季、十二生肖、古蜀杜宇劝农故事和农事设备为艺术载体,在公园内用各种蔬菜种植出多个园艺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进行农事体验与休闲观光,2014年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其中5天博览会接待游客达30万人。
(三)坚持以文化为灵魂。农业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文化之魂、趣味之魂,是主导休闲农业发展的灵魂所在。成都邛崃市是全国最大的白酒集散地,中华酒文化以及与酿酒有关的高粱种植等农耕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地处该市的大梁酒庄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田园耕种、收获酒粮、酿制琼浆、品尝佳酿、斗酒踏歌、休闲娱乐”为主题,利用流转的土地集中种植了2671亩高粱田,通过开展市民认种、认收高粱和大力发展古法酿制的高粱酒等传统酒饮料,不仅极大地拓展了高粱的单一价值,延伸了高粱的产业链,提升了高粱的产业效益,而且通过开展“种酒粮、醅酒窖、事酒艺、兴酒礼”的酒人酒事活动,让游客深度感知了中国酒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初步实现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仅2013年就接待游客近23万人。
(四)坚持以建设为支撑。建设现代农业,核心是要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条件建设,增强设施保障能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只有这样,农业这个产业才会留住人,才会可持续发展。四川省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加大建设投入,优化美化环境,做足了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的文章。蒲江县有1万亩猕猴桃核心生产基地和1万亩茶园,过去只能在猕猴桃和茶叶采摘加工后外出销售。现如今,政府通过实施转变战略,累计投入1.3亿元打造休闲观光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游客观光休闲条件,促进了农产品优质优价和就近就地热销。如今,蒲江县的茶园和猕猴桃生产基地,已经变成一个集生产体验区、生态观光区、生活保障区、人文创意区为一体的大景区,产业效益大幅提升。2014年接待游客40余万人,仅旅游收入就达6138万元。
四川省的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先进理念,体现了较为科学的发展思路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值得以适当的方式加以完善和推广。
当前休闲农业发展还有哪些问题和争议?
尽管四川省的休闲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功能模式单一。从调研情况看,四川的休闲农业基本是以果蔬采摘、餐饮住宿为主,同质同构现象明显,发展模式和服务功能单一,经营形式简单雷同。绝大多数经营主体对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开发投入的精力较少,地方特色体现不充分,寓教于乐、主题鲜明的创意活动还不多,导致有些休闲农业区游客引不进、留不住、难再来。
二是人员素质较低。从调研情况看,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在传统农业转型过程中,由于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在农作物品种结构调整、适应采摘体验的种植模式的选择和相关技术的应用、以及推广营销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有专业知识的经营人才缺乏,服务礼仪、营销理念、生产技术等亟需进一步培训。
三是环境亟待保护。天蓝地净、山青水绿、天人共美的好生态是休闲农业区别于传统旅游的重要特点,也是休闲农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但众多农户投身休闲农业后,由于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跟进不够,出现了一些污染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苗头。
四是经营有待规范。少数工商资本进入休闲农业领域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忽略了农业这一基础和元素,忽视了农民这一主体,项目农“味”不足,有非农化的倾向。一些休闲农业聚集区以发展设施园艺和经济作物为主,大量压缩了粮食作物,个别项目还存在老板变相“圈地”建房、侵害农民利益问题。这些问题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5-19/6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