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现代农业的四个样本


  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力求示范区综合效益最大化。突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制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截至目前,示范区内合作组织覆盖40%的农户,户均增收达到2500多元。(河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供稿)

  重庆:“特色效益”为现代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开发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搭建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平台。截至2014年,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共改造治理土地950多万亩。同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通过改善基础条件,大力发展蔬菜、柑橘等特色产业,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供平台。

  努力抓好两类项目有机结合,构建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体系。重庆市把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现代农业园区、市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等作为两类项目有效结合的载体,土地治理项目负责基础设施改造,产业化经营项目负责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无缝对接”。通过多年努力,在潼南县、铜梁区、璧山区等区县建设100万亩以上的蔬菜产业基地,为打造“西部菜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忠县、奉节县等三峡库区县建设标准化柑橘基地近300万亩,打造了“半城山水满城橘”的美丽风光,铸就了“中国橘城”;在涪陵区等地建设100万亩以上榨菜种植基地,支持精深加工,使涪陵榨菜成为知名国际品牌。

  大力支持柑橘全产业链典型开发,促进库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重庆三峡库区是国际柑橘界公认的世界最适宜柑橘产区。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自上世纪末开始,共投入土地治理项目财政资金3.7亿元,建成了40多万亩标准化柑橘生产基地,引领、撬动各类资金在三峡库区共建设柑橘基地近300万亩,位居全国第7位。

  积极实施农发科技推广,促使特色效益农业提质增效。紧紧围绕全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集中引入一系列优质新品种、转化一批集成配套技术,培育了一批有较强市场占有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了特色效益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十年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共投入科技措施费和集中科技推广费6.8亿元,围绕蔬菜、柑橘等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全力建设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提高特色产业科技水平。

  充分发挥农发“综合”优势,推动特色效益农业三产融合。重庆市通过农发项目建设,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

  培育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引领特色效益农业营销模式创新。梁平柚是中国名柚之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近年来因缺乏营销策划,以柚农自销和贩运户运销为主体进行销售,致使市场拓不开、品质上不去、效益直下降。2014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扶持龙头企业拉土拉公司,通过运营品牌、积极推介、电子商务等有效举措,扭转梁平柚销售颓势,为柚农增收5000万元以上。(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供稿)

  吉林:综合开发目标聚焦现代农业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措施,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现代农业发展夯实基础。“十一五”以来,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重点向粮食主产县倾斜,目前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3亿元,改造中低产田354万亩,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590万亩。从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实践看,土地治理项目集中投入,连片治理,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有效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集中连片的土地治理项目,由于建设标准统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催生了很多有规模、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支撑。

  加大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化投入,为现代农业发展构筑科技支撑。2008年以来,吉林省在全面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每年都集中不超过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10%的财政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面积达到40万亩。吉林省农业综合开从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中每年集中2000万元资金,集中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通过竞争立项的方式,建立了近百个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普及率大大提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 土地 现代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