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设施农业及园艺资材展览会举行。除了众多国内知名企业参展之外,奥地利、土耳其、荷兰、意大利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也在本届展会上亮相。记者走访发现,相关科研机构、企业“组团”参观,不少农业合作社甚至个人也来一探究竟。
近些年来,设施农业在我国的发展之势可谓迅猛。设施农业不仅在缓解“菜篮子”产品供需不平衡方面功不可没,也是拉动就业、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但我国设施农业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发展的障碍。业内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设施园艺农业应该走出自己的特色,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是发展的根本出路。
既是“菜篮子”,又是“钱袋子”
设施农业的概念涵盖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我国是设施农业生产大国,从面积和产量来看,中国设施农业均位列世界第一。
2011年发布的《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显示,2010年我国园艺设施面积超过350万公顷;生猪、蛋鸡、肉鸡、奶牛和肉牛的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4.5%、78.8%、85.7%、46.5%和41.6%;设施水产中,海水与淡水养殖总规模已达156万公顷和4358万立方米。其中,设施蔬菜规模最大。
随着设施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产量和效益也在提升。
以设施蔬菜的发展为例,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早春和晚秋蔬菜供应的基本好转,90年代缓解了冬春和夏秋两个淡季的供需矛盾,满足了消费者“冬吃夏菜、夏吃冬菜、中吃西菜、北吃南菜”的需求。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年设施蔬菜产量约为2.63亿吨,约占同年蔬菜瓜类总产量的32.3%;设施蔬菜瓜类人均占有量达190公斤左右。
可以说,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有效缓解了我国“菜篮子”产品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成为中国保障蔬菜市场供应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中国蔬菜协会会长薛亮曾表示,“目前全国蔬菜年产7亿元 ,其中设施农业贡献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设施农业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据悉,全国设施蔬菜产业可解决2580万人就业,创造约1500万个就业岗位,并带动了棚室建材产业、农膜产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14年,设施蔬菜产值突破1万亿元,净产值6146.06亿元,使全国乡村居民人增收993.45元。
设施农业发展面临障碍
毋庸置疑,设施农业在保障“菜篮子”和填满“钱袋子”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重重障碍。
“我国设施农业的特点很明显,是以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以大棚和日光温室为主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邹志荣教授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统计,1998年,中国蔬菜设施园艺面积为2084万亩,其中小拱棚和大中棚的面积为1604万亩;2004年,中国蔬菜设施园艺面积增长至3866万亩,小拱棚和大中棚面积为3083万亩;到2014年,中国蔬菜设施园艺面积为5793万亩,小拱棚和大中棚的面积为4272万亩。
相比于小拱棚和大中棚的“绝对优势”,从2004年到2014年的十年间,加温温室的面积仅从22万亩增加到了25万亩,连栋温室的面积从11万亩增加到44万亩。
这些小拱棚和大中棚大都功能简单,绝大部分仅具有防风、保温、防雨等基本功能,对温度、光照、水分等小气候环境的调控能力比较差。相应地,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较差,尤其在冬春季节,有很大的生产安全隐患。
例如,在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造成大棚60多万亩损毁,损失蔬菜904万吨;2009年,北方雨雪灾害损毁温室大棚88万亩,损失蔬菜213万吨。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以“高投入”求“高产出”,这种思路在设施农业中尤为明显。为追求产量,有些设施农业的生产盲目施用化肥,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形成了面源污染,也使农产品的安全也受到了威胁。而重茬连作也成为影响我国设施农业土壤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瓶颈。同时,由于棚室内温差大、湿度高等原因,病虫害也非常容易在大棚和温室内发生。
“因管理不当、投入不到位、设备水平低等多方面原因,棚室内病虫害多发,不少农户通过大量使用农药来控制,”在邹志荣看来,这其实有悖于设施农业的初衷,“严格来说,设施农业本是控制、调节环境的生产方式,应该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4-16/67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