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以第三方治理推动上亿亩污染耕地修复


 

  “必须改变当前主要由政府财政投入的单一局面,必须依靠社会的力量,引入第三方治理,开展综合环境服务。”——刘正军

  环境治理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议题之一。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坦言“有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保协会副会长、湖南永清环保集团(以下简称永清集团)董事长刘正军认为,空气和水的污染是每个人都看得到的,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政府也倾注了巨大的力量来治理。但是,土壤污染相对隐性,其中耕地的污染更是事关粮食安全,其治理修复已是迫在眉睫。

  耕地修复项目仅占全国土壤修复项目总数的3%左右

  3月7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记者会上坦言:“良好的土壤质量是维护农产品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非常重要的保障。”提速土壤污染治理,加强耕地保护,也是全国政协提案办理协商会上的核心主题。

  中山大学食品与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长刘昕指出,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要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做保证,但现在中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约占耕地总数的10%,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随粮食进入人类的食物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陈章良表示,癌症和重金属污染直接相关。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要治理就非常困难,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到了非行动不可的时候了。

  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部联合发布了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污染状况非常严峻,全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最高,为19.4%,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其中,无机污染物主要为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有机污染物主要为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

  2014年4月,我国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在湖南省长株潭地区(长沙、株洲、湘潭)开展170万亩重金属污染耕地首批修复试点。根据农业部“因地制宜、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收益不减”的基本思路,长株潭试点根据污染轻重程度,将土地划分为污染较轻的“达标生产区”、中度污染的“管控生产区”和严重污染的“替代种植区”。

  刘正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迄今为止,这是我国唯一一个大范围实施的耕地修复试点项目,除此之外,四川省古蔺县石屏乡耕地修复试点、宗渠村甜樱桃基地土壤污染治理试点和贵州铜仁市万山区也已将共5万亩耕地纳入治理规划。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市场行为来完成的耕地修复项目数量仅为7个,加上国家试点类项目,耕地修复项目也仅占全国土壤修复项目总数的3%左右。”刘正军指出,耕地修复项目不仅数量少,平均投资金额也最少,仅为场地修复项目平均投资金额的1/5,为矿区修复项目平均投资金额的1/3。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补助。显然,面对中国目前上亿亩的庞大污染量,耕地修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投入资金上都还远远不够。

  3月8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回应全国政协委员们的问题时表示,2010年以来,共安排财政资金16亿元,用于土壤污染治理修复。

  更大的困难可能来自整个土壤治理体系的薄弱。李干杰坦承,全国土壤污染的基本情况还没有摸清,目前完成的粗查密度是8公里一个检测点,下一步要做的详查非常必要;法规、标准、制度都需要完善,技术薄弱需要创新,监测监管能力需要提升。

  刘正军介绍,湖南长株潭地区在推进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由于这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修复治理的水平还不令人满意,主要还存在调查面积和精度不够、修复治理技术不成熟、监测体系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投入少、效率高的较好模式

  “最让我们高兴的是,‘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被明确写入了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刘正军说,从实践来看,第三方治理模式是一种投入少、效率高的模式,环保部、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都在大力推广以PPP(“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国省补助”的公司合作模式)为主要形式的第三方治理模式。

  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刘正军一口气拿出了10份议案,其核心正是第三方治理。“我相信,永清集团多年来在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探索经验,将为我国的土壤治理特别是污染耕地修复提供有益的参考。”刘正军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核心 土地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