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离开农村”就成了几乎所有人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父母对孩子讲得最多的是“好好学习,否则就只能当农民”;教师教育学生也是“考不上大学,没出息,就只能当农民了”。社会为人们树立的一个又一个榜样,都是怎样努力成功离开农村的典型。
一个离家出走去拜师学习种地的女孩告诉我说,由于高考失利,家长、老师、亲戚、邻居、同学都给她施加压力,使她没有在村里生活下去的空间。
在这样的环境下,“离开农村”成了人们最强烈的愿望。离开的途径是各种各样的:升学最为体面;打工也很风光;如果能嫁到城里那是最受羡慕;入赘到城镇的独生子女家庭也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
透过一张张或兴奋、或茫然、或沧桑的脸孔,我们能解读离乡的无奈,还是对未来的憧憬?一个个无情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为什么“种地”竟成为一个惩罚人的职业或威胁性的话语?为什么农民的后代竟把离开农村作为自己努力追求的奋斗目标?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03-19/67144.html
上一篇 : 试论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意义
下一篇 :休闲农业如何实现无边界的跨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