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如何破局


  这意味着,传统农业的链条在拉长,要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来补上农业发展的短板。

  “文件提出从5个方面来解决农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杜晓山介绍说,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这些都体现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改革创新。事实上,具体的创新已经开始。

  比如在农产品价格体制上,去年就正式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启动新疆棉花、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目标价格并不是普通人理解的价格,而是农产品财政补贴的依据。根据农民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保障性收益,来制定具体的补贴标准。

  以棉花为例,市场价为每吨1.3万~1.4万元,目标价格是每吨1.98万元,相当于每吨棉花财政要补贴6000元左右。

  这个试点尽管只持续了1年,但在韩俊看来,农产品价格已经开始向市场均衡价格回归,市场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

  如何保障农民增收,也是一个需要改革创新的课题。

  杜晓山告诉记者,从长远来看,需要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和鼓励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此外,要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探索和发展,尽快实现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都是农业基础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农民收入也会得到提高。”

  此外,城镇化建设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途径。“鼓励中西部农村的农民到中小城镇落户。这些农民如果到城镇落户就业了,可以通过就业提高收入。同时,土地流转给留在农村的农民去耕种,人均耕地面积就会增加,通过规模化经营,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企业加农户的方式,使留在农村的农民提高收入。”杜晓山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发展 土地 农民增收 大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