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食用油价格下跌 油企或向多油种深加工转型


 

  近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1-10月份我国共进口大豆5684 .40万吨,较2013年同比增长13.75%,与此同时,进口大豆平均价格在10月达到低谷。食用油价格的下跌被认为是行业洗牌升级的节点,未来更多油企选择“油品的提质升级”来维持竞争力。

  食用油价格下跌 油企或向多油种深加工转型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市面上用于榨油的大豆超过80%是进口的,进口大豆价格从2014年7月开始大幅下降,同时进口量不断增加,是食用油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食用油价格的下跌被认为是行业洗牌升级的节点,未来更多油企选择“油品的提质升级”来维持竞争力。

  自2014年10月份开始的国内食用油降价潮还在继续,并有扩延的趋势。

  记者近日走访武昌家乐福、武商量贩等超市发现,目前包括福临门、金龙鱼等品牌的食用油仍然在降价促销,部分降幅甚至达20%。

  有业内人士称,此次下调食用油价格主要是因为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脂原料价格大幅降低。目前食用油价格下跌主要还是因为供应过剩,美国、南美的大豆产量很高并且进口量增大。

  降价潮席卷全国

  “我们最近几乎每周都在调整供货价,从今年春节到现在累计降价幅度已经达到20%。”1月3日,食用油品牌海狮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去年以来,食用油市场从多年的牛市转向了熊市。

  该负责人称,2013年国庆之后,食用油价格便开始进入下降通道,2014年8、9月份以来跌得尤其猛烈,跌幅超过了10%。包括益海嘉里的金龙鱼、中粮旗下的福临门在内的食用油龙头企业已经连续公开降价。

  自去年5月份宣布因原料价格下降,将大豆油价格下调15%后,同年10月益海嘉里又宣布旗下金龙鱼品牌的调和油、菜籽油以及豆油品类价格降10%~13%。福临门几乎在同时也宣布降价。“现在食用油销售除了拼产品、拼服务,最重要的还是拼价格。”上述海狮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金龙鱼与福临门是国内主要的小包装食用油品牌,它们宣布降价后,其他品牌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也不得不跟进。

  但对于一些包装食用油企业来说,跟进调价代价不小。“前面订的原料油还没到港,这边又跌价了,再这么跌下去,企业生存是个问题。”一位从事食用油批发的经销商说起如今的食用油市场,有些担忧。

  由于大豆油的价格与国际期货市场紧密相连。目前几家大企业一般会通过期货的套保获利以及其他途径来贴补现货的亏损,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尤其是依靠进口豆油进行包装生产的企业来说,很是困难。

  据中华油脂网主编郭清保介绍,原料油价格下降一方面与国际市场相关,中国用作食用油的大豆八成来自进口。此前美国方面宣布未来两年大豆产量将创纪录,南美和加拿大等的大豆也是丰产,全球范围大豆产量创新纪录;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相关,“进口大豆在榨油过程中产生的豆粕是饲料的重要来源,这两年对于豆粕的需求仍在稳定增长,出于对豆粕的需求,压榨企业仍然大量进口大豆,使得油脂供过于求。”

  郭清保举例称,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4年1-11月,进口大豆达到了6287万吨,比2013年同期的进口量增长超过10%,但进口植物油的总量却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超过10%,从2013年同期的730万吨减至600万吨,这表明国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超过了油脂。

  向多油种深加工转型

  一方面供给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需求却在减弱。

  近年来,由于葵花籽油、玉米油等小品种食用油快速发展,大豆油的市场受到挤压,需求增速正在放缓。虽然大豆油价格的下降会拖累其他小品种油,但企业仍然能够从小品种、高端食用油中获利,这促使众多食用油企业近年大力发展多品种油。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国内食用油行业已经连续掀起三次降价潮,但是其中高端油、健康油并未受到影响。记者在武昌家乐福超市看到,葵花油等高端油价格岿然不动,多力的一款纯葵花油(4升)仅在此轮降价潮中象征性地下调了0 .1元。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称,食用油价格的下跌被业内认为是行业洗牌、升级以及提升市民健康用油意识的一个节点。未来更多油企将选择“油品提质升级”和多油种战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食用油 品种 豆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