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国农业经营体系与制度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其核心是实现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的有效结合,建立能够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多元化农业服务体系形成、多类型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机制与组织模式耦合以及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关键是创新与之密切相关的家庭经营制度、合作经营制度、双层经营制度、产业化经营制度和行业组织制度。

  1、创业家庭经营制度

  首先,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仍然要坚持。农业家庭经营的类型很多,无论是兼业型还是专业型,小规模型还是规模型,传统型(如自给型)还是现代型(如家庭农场),都有它存在的土壤和条件。我国区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性明显,经济社会体制又处在转型中,多类性的农业家庭经营格局的存在具有必然性,绝不要因为他们身上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而否定农业家庭经营制度本身。

  其次,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制度要不断完善与创新。一是消除阻碍家庭农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必须在确权基础上深化改革,目的是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制,实现土地承包权永久化,并且赋予土地对农民的财产权利,引入市场交易机制,这样就不仅有助于农村土地的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而且有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转型和新型农业经营者的进入,以提高农业家庭经营者的素质。另外,需加快农村社保体制改革,要让公共社保、商业社保替代土地的社保功能,使老农能退出农业经营。二是着力培育新型的家庭农业经营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由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农业龙头企业家以及流通等环节购销大户等组成,要对这些主体进行重点培育。主要途径是加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覆盖面,提供免费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培训,同时采取支持政策,鼓励大学生进入现代农业领域就业与创业。三是建立现代家庭农业的支撑体系。要将扶持农业和扶持农民相分开,使各项农业补贴与支持政策更具针对性。同时,建立与完善多元农业服务体系与平台,使农业家庭经营建立在完善的服务体系基础上。对现阶段家庭农场的发展,应稳步推进,不宜定指标,不宜过于以土地经营规模为门槛条件,要视不同类型农业和产品的特点予以区别对待和分类指导。

  2、创业合作经营制度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合作经营机制与制度的创新至关重要。这种创新,不仅应与国际相接轨,而且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重点是在农民合作组织的联合发展和行业组织建构,新一代合作(股份合作)组织模式在我国的推广与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在融资、保险、抵押等方面的功能拓展,农民合作组织治理结构的改善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从与国情结合的角度,重点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相互融合,专业服务型合作组织和农业综合型合作组织的发展,农业供销合作与农业信用合作回归“三农”的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民组织(农协)的关系,农民合作组织政策与法律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

  3、创业双层经营制度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社员)统分结合的农业新型双层经营制度,因为比起传统的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社员的双层经营制度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它能突破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区域空间局限,可以跨地区发展,进而更好实现服务的规模化效率。同时,仍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服务农民,尤其是技术服务、营销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其次,农业双层经营制度的创新还应体现在双层中“统”的功能的增强与延伸,如赋予合作社在融资、保险、抵押等功能,探索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相互融合发展,合作社与合作社的联盟化发展,在合作社联盟基础上建立真正有效的农业行业组织(协会),以增强多元化的农业服务功能和有效的行业协调功能。

  4、创业产业化经营制度

  创业产业化经营制度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这三种经营制度以及行业协会制度的自身优势和集成优势,建立农业纵向一体化的利益连接与协调机制,以形成家庭经营、合作经营、公司经营与行业组织四位一体、优势互补、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创新的基本方向是将原来的公司(龙头企业)主导的“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为公司与合作社共同主导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化经营模式,并且积极探索由合作社主导、合作社直接向下游延伸的欧美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即“合作社+公司+社员”的更为纵向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产业化 相结合 农业产业化经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