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种田?恐怕没有那个现代大国像中国这样关心这个问题。大家综合各方面信息后得出的判断是,这个问题已经发展到非常严峻的程度,必须赶紧解决,办法就是扶植家庭农场,鼓励资本下乡,发展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在上述思路里面,小农经济实在是面目可憎,与现代化格格不入,必欲灭之而后快。
谁来种田变成了问题,还把责任推到小农身上,在我看来,这实在是对三农国情的最大误解。这种认识是在误解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将农业问题从三农和现代化的完整体系中割裂开来。在这种认识指导下的决策实践,可能会因局部盲动而引发系统性的连锁反应。
我在这里想结合华中村治研究近年来在该问题上的主要认识,讨论一下现在的农业经营模式与农民生计方式及城市化过程的关系,分析它如何构成了乡村社会良性的自我循环机制,进而使农村成为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最后揭示该模式的制度基础,并反思当下的理论和政策实践是如何消解这一基础的。
家庭分工
当下的农村究竟谁在种田?社会的一般认识是所谓“386199”部队,即妇女、老人和儿童,老弱妇孺的劳动力素质是比较低的,由他们来经营农业必然效率低下。这是对现有农业经营方式的误解,是缺乏基本常识的表现,是将农村留守人口当成了农业生产的主力。他们的第一个错误是用田间管理代替了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实际上在农业生产最紧张的抢种抢收阶段,在外务工的劳动力(特别是中年人)大部分都会返回农村,农忙时村庄人声鼎沸的热闹场面并不比春节逊色。第二个错误是对看不到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不再是以往主要靠劳动力“过密化”投入的方式来维持,农业的机械化与化学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除了少数山区耕作不便,大多数农业地区的劳作强度已经大为减弱,田间管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并不高,如果农机推广体系完善的话,靠老弱妇孺完全可以管理得比现在更好。第三个错误是认为这种小农经营效率低。从劳动力和时间精力的投入来衡量,小农经营确实要比传统的精耕细作粗放了很多,但科技要素的大量投入可以弥补这一点。我国粮食的十一连增正是建立在以小农经营为主体的经营模式基础上的,这十余年来一直是老弱妇孺经营农业,说他们效率低就无法解释粮食的连年增产。所以,真实的情况是,现在的农业经营方式是以机械化化学化为基础的代际分工、性别分工,青壮年劳动力参与最繁重的抢种抢收环节、老弱妇孺负责较轻便的田间管理的家庭经营。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改革以来,这种代际分工和性别分工的家庭经营已经稳定运转了三十多年,其形成的外部条件是,改革开放以后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带动了加工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力此时也发展到相当水平,将大量劳动力释放出来,务工与务农兼业型生计方式得以形成并不断发展。近年来,为刺激经济增长而持续高额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为大量中年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同样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这样就大致形成了青年夫妻进工厂、中年男性上工地、中年女性或中年夫妻搞三产的进城务工格局,加上务工收入已经远超农业收益,进一步巩固了家庭分工基础上的兼业型生计模式。我们将这一模式称为“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
可见,半耕半工模式是历史性形成的,有内外两方面的客观条件,是农民基于生存理性在既有经济结构和制度环境下自主创造的生计方式。它充分利用了中国式家庭的伦理文化,实现了家庭内部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尽管不乏代际剥削的牺牲,但总体上保障和促进了家庭继替。具体地,其经济意义在于,老弱妇孺经营农业的收益基本可以应付家庭日常生活支出(以普通农户年均1-2万元农业收入计),可称之为生存保障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家庭发展积累了最重要的财富资源,可称之为发展保障金。对绝大多数普通农户来说,这两项缺一不可。缺少发展保障金,小规模纯农户的经济状况就会比较困难,在村庄地位会比较边缘,缺少生存保障金,发展保障金就要被稀释,对家庭发展同样不利。此外,对于老弱妇孺来说,他们进城务工几乎没有空间,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基本上只能是纯粹消费者。若贸然进城势必大大提高家庭生活成本,他们留在农村还能从事生产创造财富,并节省了一大笔生活成本,这项隐性收入对小农家庭同样不可或缺。其社会意义在于,对留守村庄的人来说,农作安排了生活节律,日常化的零碎的田间管理强制性地让他们劳动起来,对保持身心健康不无益处。对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来说,他们与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农业劳动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更是一份情感寄托。在农民闲暇生活普遍空洞化的情况下,农作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一种“休闲”。季节性农忙实际上也可以强制性地促成家庭团聚,让那些青壮年,特别是中年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回家一次,尽管脚步匆匆相距甚短,但对促成家庭团聚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保障让农民有了充分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家庭发展状况自主地安排进城落户的节奏和方式,一般的规律是,举全家之力为子女在城里买房,父母和老人继续采取半工半耕的模式为进城子女输送资源(甚至包括大米蔬菜等生活资料),若子女奋斗成功,好的可以将父母接进城安享晚年,一般的也可以各得其所,若遇到挫折,则还可以返回农村。只要年龄允许,这种进退可以反复几次,直到最终进城或不得不退回农村。农民进城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难免有挫折有反复的过程,可能需要两代甚至几代人的接力才能完成。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模式正是支撑这种家庭接力的关键机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10-27/65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