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第四季度大宗商品调查 农产品反弹仍可期


  在具体看多的品种方面,9%的机构在四季度看多棕榈油,使其与锌和甲醇并列成为最大的多头品种。南华期货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棕榈油库存下降幅度较大,市场供应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而当前库存结构对油脂也存在潜在利好,目前的油脂库存是头重脚轻结构,缺乏正常的中间及下游库存储备。一旦油脂价格企稳反弹,贸易及终端的增库存动作将导致短期消费异常增长,形成供应趋紧状态。而且伴随时间推移,四季度正是豆油消费的旺季,市场心理预期转变以及季节性消费需求的增长,将支撑短期油脂价格反弹。

  商品配置组合:逢反弹做空为主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机构普遍认为四季度大宗商品整体走势偏弱,缺乏亮点,推荐以逢反弹做空为主的商品配置组合,尤其是高库存高产量的品种仍有不小的下跌压力。

  一家受访机构指出,在改革背景下,政策不可能全面放开,在高产能低消费的大环境下,大宗商品以逢高沽空策略为主,尤其是与房地产相关的黑色、建材、化工类品种。从具体品种看,螺纹钢、铁矿石、玻璃、贵金属、LLDPE/PP、PTA等成为机构推荐的沽空组合。

  不过也有机构持不同观点,认为多数商品已经进入跌势末端,且有严重的超跌,四季度存在反弹要求,例如软商品的白糖、天胶、棉花等有望反弹。而对于目前跌幅最重的建材系、煤炭系商品也认为可以进行适当的多头配置。

  商品需求难有效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机构认为传统旺季的来临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等利多因素,对于短期提振大宗商品的需求、缓解产能过剩的效果有限。部分机构表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终端消费疲弱、中下游的中小企业生存压力较大,需求很难有效改善,商品需求的“中国因素”难有更好表现。

  传统需求旺季不旺

  9、10月份是大宗商品“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和需求旺季。调查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受访机构认为,旺季国内大宗商品的需求“基本不变”,40%的机构认为需求“小幅回暖”,仅7%的机构认为将推动大宗商品需求“大幅增加”。受访机构表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淡旺季特征并不明显。

  产能过剩短期难缓解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正加速推进,中国与周边邻国签署了一些基建项目协议,有观点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能解决当前国内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消化中国严重过剩的各种产能。调查结果显示,53%的机构认为,短期内,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相关项目,对于化解国内大宗商品的产能过剩格局实际影响不大,目前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很大,供需矛盾较难扭转;40%的机构认为实际影响有限,可以部分缓解产能过剩压力。代表性观点认为,消化过剩产能需要时间,去产能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供需矛盾很难得到扭转。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预测 品种 油料 棕榈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