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三产融合”求解农业转型升级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实现“三产融合”,转型发展,是许多地方的梦想。但如何将农业与休闲观光,与生态涵养、文化创意相结合,形成互促互动的新型业态?“三产融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方法何在?突破口在哪?

  最近,记者在浙江的余杭和上虞采访,发现两地的探索实践颇具借鉴意义。其中余杭的做法是制定政策,培育经营主体;上虞的思路是打造品牌,提供公共服务。最后殊途同归,两地农业面貌焕然一新。

  余杭:一个政策激活一种业态

  今年正月初八,机关单位上班第一天,杭州市余杭区副区长李红良来到闲林街道考察胡家岭农业文化创意园区。根据业主“浙江道地”的规划,这个占地千余亩的丘陵,将建成以鲜花和音乐为主题的园区,实现生产、加工和旅游休闲相结合。李红良认为项目定位独特,市场前景看好,让业主抓紧时间申报建设用地指标。

  “浙江道地”在胡家岭的投资,典型说明了政策引导的作用。5年前,业主就已瞄上这块风水宝地,希望上马农业休闲观光项目,但如果没有建设用地,要投入上亿元的资金搞开发,这种潜在的风险让他们不敢盲动。

  事实上,“道地”这种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复合型业态的开发理念,正符合余杭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

  区委书记徐立毅在离任履新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拓宽思路。如果只盯着一产,势必劳而无功。

  余杭区农业局副局长王利群认为,余杭地形地貌和农业物产丰富:地貌上有丘陵,有平原,有山区,有水乡;农产品[-0.19% 资金 研报]有径山茶、塘栖琵琶、生态甲鱼、三家村藕粉等,特别适合“三产融合”发展。

  正是基于综合考量,余杭提出“规模化、企业化、现代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要在3~5年内建设100个1000亩以上的农业园区,实现生产方式、投资主体、销售方式的全方位改造。“农业发展的方向是现代化,但现代化需要企业化经营,需要规模化做基础。”徐立毅在农经系统工作多年,他认为,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应该是“三产融合”发展。

  为了实现目标,余杭不仅进行科学规划布局,还专门出台政策,给予每个千亩园区10亩左右的建设用地指标,同时给予所在村5亩左右建设用地奖励。

  用地问题解决之后,工商业主的投资热情被激发。闲林街道规划了8个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的农业园区,几乎一夜之间全部“名花有主”。野芦湾生态休闲农庄吴天坤原为化工企业家,投资农业后,租赁了1189亩土地,目前已投6000余万元,但因为“临建”无法进行抵押贷款,因此运营压力越来越大。政府出台新政后,他信心陡增,决定继续扩大投资。

  目前,一大批农业园区在余杭各具特色,竞相发展。其中有生产保障型、特色产业型、生态休闲型、综合发展型等。在余杭,农业和文化创意,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和休闲观光之间的界限正在日益模糊,产业越来越趋向融合发展。

  记者采访发现,余杭这些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因为特色鲜明,深受城里人喜爱,最重要的是,基本都由工商业主投资,企业化经营,经济效益可观。流出土地的农户、经营的业主,以及到企业打工的农民皆大欢喜。

  上虞:一个品牌创造一种业态

  绍兴市上虞区盖北镇有“江南吐鲁番”之美誉,这里曾是一片沧海桑田,独特的土壤特别适宜种植葡萄,如今1.5万亩耕地上,种有1.2万亩、多达60多种葡萄。记者走进老汉王海龙的果园采访时,藤架上已挂满青色葡串,老汉说,往年这时又该为销路犯愁,可如今心里有底,因为发展休闲旅游,自己再不用挑担出门,也不用低价贱卖给果贩,客人自驾到果园采摘,收入比任何时候都要稳定、都要高。

  说起来,王老汉还得感谢政府的“四季仙果之旅”。盖北镇分管农业副镇长陈小明告诉记者,去年受高温干旱影响,致使盖北葡萄减产不少,但果农收入却未减,在为期三个月的葡萄文化旅游节中,接待游客56万人次,不仅带动葡萄销售,还带动农家乐餐饮收入1500余万元,其他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20余万元。

  上虞是传统的水果之乡,一年四季花果飘香,但甜蜜水果也常沦为“闹心果”——由于水果上市采摘期较短、市场竞争激烈,加上运输困难、容易腐烂变质,果农经常跌入“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困境,特别是杨梅、葡萄等产量较大,“压市滞销”屡见不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葡萄 土地 农民增收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