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怎样让粮食市场主体平等举牌


 

  现在我国粮食流通全面实现了市场化,国家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实行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当粮食价格发生波动时,通过公开的竞价交易增加粮食投放,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这种交易模式实现了行政与市场的分离,提高了宏观调控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是目前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

  竞拍——

  顺应市场 随时调控

  最近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非常活跃,以前每周交易量只有100万吨,从5月下旬以来,各类临储粮数量呈增加态势,从最初的每周10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1000万吨。现在正是夏粮集中上市阶段,粮食仓容严重不足,通过粮食竞价交易释放政策性库存,为新粮腾库。

  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是国家实行粮食宏观调控的一种市场操作手段。2004年,我国粮食流通实现全面市场化以来,粮食市场进入了供求决定粮价、市场配置粮源的新时期。为了在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保证市场供应,国家对储备粮实行竞价交易。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和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是有关部门确定的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中心市场,其他省区市的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分市场,共同承担国家政策性粮食交易任务。

  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副总经理葛亮告诉记者,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承担两个任务:一是承担国家临时储备粮的正常销售;二是执行国家宏观调控任务。他把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形容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水龙头”。当粮食价格发生波动时,拧开“水龙头”增加粮食投放,稳定粮食价格。今年4月至5月,黑龙江等地因为大豆原料紧缺导致大豆价格快速上涨。5月底6月初,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接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连续开展了几次大豆竞价交易,使得大豆价格逐步回落。

  目前,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交易标的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交易品种包括最低收购价稻谷、最低收购价粳稻、国家临时存储稻谷、跨省移库粳稻、最低收购价小麦、中央储备玉米、国家临时存储大豆、中央储备油等5大类、24种不同性质粮油。现在国家几乎每周都会组织几场竞价交易,交易底价和投放数量随市场调控需要而定,2006年以来,累计成交政策性粮食7098.1亿斤。

  葛亮认为,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实现了宏观调控中行政与市场的分离,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规则,批发市场负责执行。这种交易模式提高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率,降低了粮食交易的成本。过去从制定政策到实施粮食宏观调控,至少需要1个多月时间,现在市场有波动,随时进行调控,是目前最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

  竞价——

  公开公平 把握主动

  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是一种跨区域的交易,实行现场的电子竞价、联网市场和远程网上交易同步进行。在这种交易模式中,公开、公平、公正是最为买卖双方称道的。在竞价交易前,国家粮油交易中心网站上会公开交易的时间、交易的品种和交易的价格。买卖双方必须在交易日前将保证金交纳至市场指定银行账户,以取得参加本次竞价销售交易资格。买卖双方来自全国各地,一般来说,企业都会竞标本地收储企业拍卖的粮食,这样会节省运输成本,也可以自行选择交易市场。

  记者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交易大厅进行采访时,正值安徽省芜湖市惠丰省级粮食储备库稻谷轮换销售,当天可交易数量为5000吨。来参与竞拍的是芜湖市的几家大米加工企业。现场竞价交易开始后,电子大屏幕上显示出交易标的价格为每吨2300元。几个竞标人认为标的价格太高,没有交易,纷纷离席散去。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交易大厅业务总监吴奇志说,流拍在竞价交易中非常正常,流拍的稻谷还会继续挂网销售。

  安徽芜湖市惠丰省级粮食储备库早在2007年就开始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挂牌销售储备粮。“以前储备粮轮换销售,都是由储备库和经销商直接对接,容易暗箱操作。竞价交易是一种现货交易,买卖双方自主选择交易还是放弃交易,这样彻底堵死了寻租的空间,防止了国家政策性粮食交易滋生腐败的可能性。”储备库主任王思会说。

  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前,由财政部门按照顺价销售原则确定销售底价。在此基础上,由参加竞买的企业进行公开竞价形成最终的粮食成交价格。拍卖价格一般围绕着最低收购价和临储价格波动,一般都实现了顺价销售。目前我国粮价高于国际粮价,有人担心顺价销售是否会进一步抬高国内粮价。对此,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彭超说,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本身具有释放库存、调节市场供应的功能,并不必然会抬高粮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稻谷 大豆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