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正确看待耕地抛荒


  比较有效的办法因此是提高粮价。粮价高了,农民自然有提高复种指数的积极性。问题是,当前中国粮价已高于国际粮价,如何提高?且经过十连增,当前国家粮库可谓粮满为患,如何再提高粮价?

  其实,问题正在这里。一方面,当前全国人民都担心无人种田,担忧谁来养活中国,对耕地抛荒惶恐不已,希望所有耕地都生产更多粮食,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粮价已 高于国际水平,国家粮食已有节余,农产品生产总体过剩。在国家保护价收购粮食的政策下面,若继续提高粮价,农民生产更多粮食,国家负担更重,且外国进口粮 食越是大行其道要进入中国。

  因 此,也许可以换一个思路来看问题,即在当前中国农产品总体生产过剩、粮食供过于求的背景下面,国家不应该再继续追求通过提高复种指数来生产出更多粮食,而是要看到,在当前农田复种指数不高的情况下面,中国耕地已经可以生产出足够解决中国人民必需农产品的供给,这就说明,中国农业还有很大的潜力,谁来养活中 国不是问题。倘若农产品出现供不应求,农产品价格必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自然会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从而增加农产品的供给。只要有市场需求,有合理价 格,中国耕地上可以生产出足够供中国人民所需农产品。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土地生产能力的概念。土地生产能力是说,如果有市场需求,有合理价格,中国耕地还可以有相当程度地扩大农产品供给的能力。这个土地生产能力不同于中国21亿亩耕地具体每年生产出了多少农产品。因为市场不需要,中国21亿亩耕地没有也无必要开足马力来生产最多农产品。

  这个意义上讲,在当前中国农产品总体生产已经过剩的背景下面,农田季节性抛荒越多,说明中国农产品的生产能力越大,将来需要,越是可以生产出更多农产品,中国粮食越安全,谁来养活中国越是不成问题。

  四、

  继续反过来看,农户季节性抛荒也是一种土地的休耕,是积蓄地力的一种方式。在国际粮价低于中国,在中国仍然具有快速提高复种指数从而可以快速增加粮食产量的情况下面,进口一定的粮食,其实也是节约水资源,减少农业污染,提高耕地地力的一个办法。适度进口粮食,降低中国耕地复种指数,不是降低了中国耕地生产粮 食的能力,而是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这样来看当前中国粮食生产乃至农产品生产,来看农田抛荒,恐怕就可以得出与现行农业政策大为不同的结论了。

  五、

  当前以小农户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形势,总体来讲,因为仍然有数量巨大的缺少进城就业机会的中老年农民,他们在有限的耕地上精耕细作,具有极强的农产品和粮食生产能力。即使将来,总有进城失败返乡的农民工回来种田,这个返乡农民数量也颇为巨大,所以将来很长一个时期不必担心谁来种田的问题。问题只是,小农生产有小农生产的局限性,最重要的是,单家独户小农有很多农业生产环节“不好办和办不好”的事情,需要有一个为他们提供服务的基层组织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小农生产能力强,但解决产中环节共同事务的能力弱。在未来30年, 中国一定会继续是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国家应当围绕小农建设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支农惠农项目也应以小农户的需要为基础,而不能以瓦解 小农重构资本经营体系为基础。目前的小农经济不仅在农业上有效率,而且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农业上的正确路线只能是从中国国情农情出发的、为全国2.3亿户小农服务的政策支持体系,不可能也不应该弃农损农害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复种指数 粮食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