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地流转难背后的农户心态


  重视农民诉求,完善相关配套保护政策

  “部分农民不愿把承包地流转出去,不能完全归结于农民观念落后或素质不高,而是有很多现实因素和考虑。”受访专家和基层干部认为,发展现代农业,有赖于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单位经营规模,提升农业经营效益,但也要重视农民实际的土地诉求和担忧,做好相关制度设计。

  农村土地流转与否,应始终坚持农民自愿、不能搞强制命令“一刀切”。重庆璧山县农经站站站长吴玉刚认为,不能因为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民流转意愿总体较高,就忽视不愿流转土地群众的利益和诉求。不能为了发展大规模、成片农业经营,违背农民意愿,消灭所谓的“插花地”、“中间田”。

  应真正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土地流转登记、备案服务机构发展、土地流转协议正规化建设。一方面稳定农户土地流转的政策预期,让农民可以安心外出打工,踏实流转土地;另一方面,完善农地用途管制、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厉打击借土地流转之名,违规占用土地、改变耕地性质的违法违规行为。

  应真正对资本下乡的行为设规立槛,在坚持中央“不鼓励工商资本长时间、大面积租种农民土地”基本政策的同时,通过设立大宗土地流转审查备案和预警制、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金制度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促进规模农业健康发展。

  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土地纠纷调解机制。山西晋中市农经中心主任景云飞说,当前三级土地流转平台的建立,为土地流转的信息发布、合同规范等奠定了坚实基础。平台职能主要由基层农经部门承担,但很多乡镇农经机构只有一名工作人员,连农村三资管理、村财乡管等日常事务都顾不过来,在土地流转服务的主动性以及土地纠纷的调解方面就更显不足,体制机制建设亟待加强和完善。

  白剑建议,积极引导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土地流入方,通过股份合作、优先务工等方式,与流出土地的农户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使其获得两份收入,进而增强其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蔬菜 专项资金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