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数据采集的真实客观性要保证。数据是农业信息监测预警的基础,但事实上,有基点县信息员反映所上报的统计数据特别是生产能力方面的统计存在“修正”的情况。逐级“修正”则会导致最终的结果失真,影响科学决策。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从根本上消除“政数”简单联系的机制,将数据统计的地位提升。
数据共享机制要尽快建立。每次数据统计业务发起,从县到市、省乃至部级,层层都存在“要数难”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农业统计预测模型应用不成熟。目前,亟需打破数据流的壁垒,要从顶层逐级往下梳理建立数据共享、资源共用的体制。
数据的应用要到位。现在的农业数据统计更多的是停留在从下往上的层面,基于数据形成的分析报告多是部门领导才能看到。而同样需要利用数据进行决策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能看到原始数据或分析结果的很少。如何让农业数据能上能下,需要尽快建立信息公开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面向“三农”群体乃至社会公众发布,让更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能够用数据,逐步改变对市场行情被动接受的局面。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7-01/64380.html
上一篇 : 内地棉区实播面积降幅大 植棉萎缩趋势难改
下一篇 :建立地区性农产品价格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