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县成立河南省第一家“土地银行”,浉河区组建全省第一家“林业银行”,罗山县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潢川县爱国村首创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新县在豫南第一个引进外资参与土地流转,平桥区郝堂村荣登全国第一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榜单,全市4个乡村成为全国1100个“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
2009年4月22日,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信阳市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从此,这块充满传奇色彩的红色土地,成了农村改革发展试验的先锋。束缚农业农村发展的土地瓶颈、金融瓶颈、农村养老保险瓶颈等许多难题,在大别山儿女的先行先试中逐步化解。
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认为,在信阳这个传统农业大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其他一些因素使得这里的经济相对落后,要发展就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步伐。要在继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用强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确保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持续繁荣。
规模经营,稳粮增粮,新型经营主体渐成主角
2013年信阳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在连续3年遭遇持续旱灾的情况下实现“十连增”,位列“全国产粮大市”,其中固始县、息县、罗山县被评为“全国产粮大县”。息县是连续7年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产量占河南省的1/50。
怎样打造农业大市“农”字品牌?信阳“籼改粳”掀开了豫南水稻生产发展历史新的一页。2010年,罗山县子路镇种田大户陈贵权开始尝试粳稻种植,当年种植的1000多亩粳稻平均单产超过700公斤,比当地籼稻亩增产100公斤以上,增收5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市有520多个规模种田大户种植了粳稻,其中千亩以上的种田大户有56个,全市127万亩粳稻亩增产超过50公斤。
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前提是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户分散经营的“小田”并成“大田”。信阳市在全省率先对农民的土地进行确权颁证,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既涌现出了几千亩甚至上万亩的种粮大户,又催生了一批以家庭为主、经营几百亩土地的流转小户。
记者在被农业部确定为“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县”的罗山县采访时,该县农业局负责人说:“从经营模式来看,罗山县家庭农场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一家庭农场型,经营面积一般在10亩~500亩;另一种是合作型家庭农场,通过两个以上家庭农场联合,发展连片规模经营,一般规模较大。罗山县符合家庭农场条件的约460家,总经营面积26.7万亩。”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信阳市的土地流转呈现出流转面积趋向规模化、流转主题趋向多元化、流转过程趋向规范化、流转渠道趋向市场化等四个特点。截至目前,全市比较规范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有300多家,其中乡镇流转站200多个,基本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所、村有网点”三级流转体系。2013年全市耕地流转458万亩,占总面积的53%;林地流转477万亩,占总面积的57%。
合作抱团,龙头带动,靠延伸产业链促农增收
“茶叶还没长出来就卖掉了!”在信阳茶乡,这样的事不算新闻,当地茶农越来越多地加入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销售少有后顾之忧。在信阳毛尖的主产地浉河区,茶叶专业合作社有245家,仅文新有机茶合作社的入社茶农就有3000多户,辐射带动茶园30万亩,户均年增收5000元。
在信阳市165万农户中,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有75万户。合作社内部由简单互助向多元合作深化,各专业合作社间开展横向与纵向联合,联合生产、合作经营、“抱团”发展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潢川县农民老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入合作社前,一家几口人都围着那几亩田转。入社以后,他在合作社里一年还可以挣2万多元,加上国家的粮补等收入,一年算下来,差不多有4万元。
“现在,不出息县,就能吃到地道的台湾风味特色名吃凤梨酥了;不出息县,还能吃到正宗的各种口味的过桥米线。”年前在息县采访时,该县产业集聚区负责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截至目前,息县产业集聚区已落地项目72个,其中37个为农产品加工项目,总投资40亿多元。依托弱筋小麦资源优势,息县先后引进了近10家弱筋小麦深加工企业。其中峰刚粮食制品有限公司,年加工弱筋小麦15万吨。总投资10亿元的河南金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则以息县的粳稻和超级杂交稻为原料,年产精米10万吨、米线7.5亿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5-30/6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