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


 

  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应该是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这为我们构建新型农村生产关系指明了方向。

  一、大量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双重影响

  近年,随着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部分农畜产品效益明显提升,城市工商资本进入蔬菜、水果、生猪等领域的数量增多、规模逐步扩大。从四川的情况看,工商资本经营农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截至2012年底,大约有1195.8万亩家庭承包耕地流转,超过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5,其中农户间的流转和流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土地面积分别为622.8万亩和180.5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52.1%和15.1%;流向企业和其他主体的面积分别为240.1万亩和152.4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20.1%和12.8%。城市工商资本(企业、业主)流转农户耕地从事规模经营已占耕地流转总量的30%左右。

  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拓宽了农业融资渠道。长期以来农业发展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资金来源匮乏,工商资本的进入缓解了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特别是工商资本的进入往往伴随着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有力地改变了分散的小农个体经营模式。

  但如果城市工商资本的进入不能建立起有效带动农民的机制,仅凭资金、技术和规模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挤出效应”的负面影响。比如,有的地方通过引进业主租赁农民承包土地,建设千亩甚至上万亩的农业产业园区,流转土地的农民收取固定的土地租金,其中一小部分农民在基地打工获取务工收入。这看似对农民有益,但实质上工商资本居于主体地位,产业发展的收益绝大部分归业主,流转土地的农民仅是取得较低的租金收入和部分打工收入,不能随着产业效率的提高而获得不断增长的收益,对周边农户很难形成带动效应。同时,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被一次性以低价长期流转出去,他们就失去了长期持续增收的依托。随着现代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极易由此引发矛盾,既影响农业持续发展,也破坏农村社会稳定。

  二、以农民为主体的方向不能动摇

  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是要通过“四化”协调推进,通过城镇化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转变为市民,这将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

  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2.6%,仍有约6.4亿人居住在农村,其中大部分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主。从四川实际看,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8%后,农村人口为4600多万;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城镇化水平达到51%后,还会有4400多万农村人口。这些农村人口除一部分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外,仍有不少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这一庞大群体是我们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既是发展主体,也应当是受益主体。

  因此,在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上,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特别是要围绕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尚留在农村土地上的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全面小康这个核心来思考、来谋划。具体说,就是要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通过创业生产组织方式,以农民为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使组织起来的农民真正成为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使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过程。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并不是说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不需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相反,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业主的带动作用。但必须把握好一个基本原则,即引进企业(业主)是要“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而不是“代替”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绝不能只讲土地流转,而偏废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迟疑动摇。这就要求我们在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引导和监管,确保以农民为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防止发生“挤出效应”。

  实践中,四川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时,着力引导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建设中农民干不了或干不好的关键环节,以及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注意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以及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各个行业中,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专业合作组织联结把农民组织进来,从而真正达到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效果。比如,我们引进业主建设核心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基地建设,引进业主与农民股份合作共同建设基地,引进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并与基地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在政策引导和工作指导上,我们明确提出,不提倡引进租赁土地从事种植养殖生产却仅雇请农民打工而无辐射带动作用的企业(业主),不支持引进对农民形成竞争的“农业工厂”、“万头猪场”,特别是不以财政资金、优惠政策去引进对农民只有竞争没有带动的企业(业主),确保以农民为主体建设现代农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发展 耕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