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做好“粮事”关乎国势 农委介入加快《粮食法》立法


  要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摘自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粮食产量“十连增”背后,是频频告急的土地污染,步步逼近的耕地红线……如何增量提质,做好“粮事”关乎国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业厅 厅长朱孟洲表示,要建立“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将粮食安全纳入政绩考核,给我们的饭碗戴上“护身符”。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认为,应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让更多农民爱种地、会种地。□东方今报特派北京记者 王秋欣 梁新慧 赵媛 刘长征 高冬丽 董彩红/文 沈翔/图

  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

  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粮食法》从动议起草到今天已有10年了,应该尽快制定《粮食法》,保障粮食安全。——朱孟洲

  “河南是传统农业大省,也是典型的粮食主产区,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朱孟洲介绍,河南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要稳定达到1300亿斤,需要配套保障。

  朱孟洲建议,国家应设立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政策,支持粮食生产核心区内的主产县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逐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希望加大对高标准粮田建设的投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作用。

  如何才能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朱孟洲建议,确保粮食安全应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纳入政绩考核,用《粮食法》等法律给饭碗戴上“护身符”。

  全国人大代表、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许为钢

  “三权”统一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全国粮食十连增之后,十一连增、十二连增压力越来越大。”许为钢说,当前粮食生产不安全因素还有很多。在现有的土地制度框架下,土地拥有权 (集体)、土地使用权(个人)、土地收益权(土地租赁者)分离,这也导致了流转土地被用来种更挣钱的经济作物、土地使用者对土地培育及农田设施建设不愿加 大投入等现象。

  许为钢建议,现在农民大部分时间在外面打工,每年侍弄庄稼的时间并不多,可以说是兼职农民。必须通过“三权”统一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全国人大代表、驻马店市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主任任秀荣

  用农业保险为粮食安全护航

  旱涝、风雹、低温及病虫害等,都会给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严重的不确定性。——任秀荣

  “农业是基础产业,但也是弱势产业。”任秀荣表示,面对自然灾害,分散的农户和种植大户很难抵御,如果通过保险分散风险就可以使农民迅速恢复再生产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民“因灾致贫、返贫”的状况,稳定农业生产。

  现在虽然有农业保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有许多难题。

  “难题主要是‘低保额、低收费、低保障和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建议各级各类政府将涉农保险提到议事日程,以制度形式明确相关部门出哪些政策措施支持农保。

  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宋丰强

  支持专业大户

  成立家庭农场

  一家一户承包地分散、细碎,种地收入太少,效益太低。——宋丰强

  “我们应该大力培育种粮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宋丰强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注重釆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而且能实行专业化生产,实现源头上管控,解决了农业生产监管和产品追溯问题,保证了粮食安全。

  宋丰强建议,积极发展农牧结合型家庭农牧场,支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标准化、生态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家庭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漯河临颍杜曲镇北徐庄村支书徐德全:

  科技驻村

  为粮安提供智力支持

  无论是种子,还是农机、化肥等方面,都需要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徐德全

  在徐德全看来,粮食要持续增产增效,离不开高科技。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5.2%,科技增产的潜力很大。田间地头离不开农技推广人员,但要想让农技推广人员扎根农村,这就需要政府在职称、待遇等方面给予技术人员更多的照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土地 耕地 传统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