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解决“谁来种地”问题需要新思维


  其三,从长度看,要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构建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我国,尽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加快发展及其在农业发展中地位作用的迅速提高,已是可以预见的趋势。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业化经营恐怕还难以根本替代小规模农户的兼业经营,而成为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少数农业企业家+发达的农业服务体系+小规模兼业农户”,可能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路径之一。小规模的兼业农户由于农业劳动力老弱化,很容易面临“无力种地”、“不知如何种地”的难题。通过发达的农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民干”,机耕、收获、施肥撒药等只需一个电话,小规模兼业农户“无力种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通过少数农业企业家带着农民干,小规模兼业农户“不知如何种地”的问题,也将不再成为问题。“少数农业企业家+发达的农业服务体系+小规模兼业农户”,可以有效化解“谁来种地”的困局。在此,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头人,都可以成为农业企业家的来源。

  积极创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近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引起重视。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理解这一精神,需要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注意3个要点。第一,推进传统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着力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发展滞后的问题;第二,着力优化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的成长环境,按照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甚至国际化要求,鼓励农业服务组织的创新,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结构的优化,提升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支撑能力;第三,按照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机制,并将其作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战略工程。在此主要讨论第三个要点。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是个农业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过程。农业分工分业的深化,实际上是由点及面到体的立体式复合型演化过程。如随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甚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等传统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联合和合作不断深化。这种联合和合作,有利于增进组织创新的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网络效应,培育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甚至促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在此方面,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可以有效发挥“黏合剂”作用。又比如,近年来,随着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中的作用迅速凸显。与此同时,在许多地方,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规模小、层次低、功能弱、同质性强的问题日趋突出,这与面向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服务体系不发达,导致农民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的转型提升难以得到有效的服务引导密切相关。因此,面向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需求,引导相关服务组织创新,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立体式复合型发展日趋迫切。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不仅是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也是农业产业链和产业体系不断发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业产业结构(供给结构)的转型升级只是表象,农业需求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引领,农业要素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基础,农业产业组织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农业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对接、有效引领农业产业组织结构的转型升级,还可以为农业要素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吸引优质要素和资本进入农业产业链提供通道。况且,随着农业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许多农产品供应链已经由线性的单链转变为非线性的网链,由此导致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化发展的要求不断强化。当今世界,农业产业链的主导力量日益转向农产品流通等服务环节,这也要求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高度,增强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升级的引领能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