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围绕农民增收 统筹城乡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大丰市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建设,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工程,提升农村村容村貌,民生福祉显着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坚持示范带动,不断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近年来,大丰市以全域规划为统揽,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按照区域发展差别化、建设规模集约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深化各类专项规划,迅速提升规划水平,形成县(市)城、集镇和农村新型社区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城乡体系。

  按照“2+7+X”,即双核带动、7个中心镇拉动、若干个农村中心社区联动的规划空间结构,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美好、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现代城镇村建设格局。以试点示范为引领,进一步明确城乡统筹发展新方向。以对外能提升开放形象、对内能增强示范效应为目标,不断加快要素集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集成,力争年底开放一批城乡统筹发展示范试点村,通过示范带动,全面推进。

  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打造一批建筑风格独特、错落有致的新村庄。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以试点村为基础,全市打造15个最美乡村,15个美丽乡村和100个最佳社区。加快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坚持以推进“3+1”工程和城乡“七个一体化”建设为重要抓手,突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各类民生工程,确保农村公交、全区域供水、垃圾处理等全覆盖。

  坚持规模拉动,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以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按照“重抓园区、突破六沿、培大基地、做强产业”的思路,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

  着力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种苗生产基地。全面推进沿海高速线、204国道线、双草线、上海农场线、临海高等级公路线及226省道等六条骨干交通沿线的“六沿”高效农业示范带建设。以新丰镇沙港村千亩苗木花卉基地、三龙镇龙东村农业观光基地等为突破,扩大设施园艺规模。创建刘庄、白驹、东方绿洲水稻种植以及大中、大桥玉米种植、草堰棉花种植等10个万亩高产示范片。

  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农业招商引资与主导产业培育相结合、发挥企业招商主力军作用,全年新办投资额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6个、5000万元的6个,完成“三资”投入农业16亿元。积极创建农业品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申报注册商标,创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扩大“三品”总量,全年争创国家级农业品牌2个、省级品牌5个,新发展“三品”30个以上。

  坚持改革推动,加快农村规模经营步伐。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

  大力发展合作经济。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以上,年内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户占农户的比重达98%以上。全市确保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0万亩、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5万亩、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26个、家庭农场14家。加强全市15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规范管理,强化行业自律,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确保健康有序运行。

  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借鉴“两分两换”做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各镇在已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镇级土地流转有形市场,为农村土地规范流转提供新平台。大力推进以田入股、以股分红的发展模式,建立与群众利益紧密联系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市场开拓中的主体作用。

  整合集体资产、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积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增加集体收入。按照“摸清底数、锁定旧债、严防新债、逐步化解”的要求,对所有村级债务进行全面清理,建立债务台账,严控新债,保证债务只减不增。高标准建设村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发挥好村级组织为民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兴农水平。

  坚持投入拉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农村环境和基础配套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农业现代化 绿化 基础设施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