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向来是市民颇为关心的事情。由于经过各个流通环节,从田头到饭桌的菜价总降不下来。而“农超对接”模式也面临精挑细选后成本难降的尴尬。
菜篮子的问题到底如何解决?申城又将有新的尝试——打造产地直销的生鲜超市。这种由标准化菜场改造而来的超市将会带来怎样的改变,春节后就将揭晓答案。
上海的菜价有望下降。
本市计划将现在的部分标准化菜场,改造成产地直销的生鲜超市,由于省去中间的流通环节,菜价较标准化菜场便宜30%以上。2014年春节之后,首家改造的生鲜超市有望开张。
经流通环节菜价涨6倍
流通环节层层加码导致高菜价已不是什么秘密。
此前,记者在市场采访获悉,大白菜在辽宁田头价合0.18元/斤。加运输、销售成本,合计下来,大白菜在本市一级批发市场的成本价在 0.65-0.68元/斤,到了二级批发市场在0.8元/斤以上,二道菜贩卖给超市是0.9元/斤;超市或者标准化菜场,大白菜的售价为1.5-1.6元 /斤。
去年,申通万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高菜价”的主要原因,并非完全是生产成本提高传导到销售价格,而是过长的流通环节剥取了大量利润,推高农产品价格。
比如,一级批发市场到二级批发市场,价格上涨幅度30%~40%,二级批发市场到零售市场,涨幅50%~200%。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流通环节的多寡,决定蔬菜的销售价格,冗长的流通环节导致终端蔬菜价格过高。
同时,由于农产品是最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同一批蔬菜隔日价格的差异会有50%之多。以个体私营业主为主的经营主体,风险承受能力低,只能以较高的毛利来弥补当日蔬菜无法完全售出的风险。
那么,要想把蔬菜等农产品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必须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牢牢抓住流通而不是生产这个环节。这本质上要求提高供应链效率和组织化程度。
“农超对接”菜价不降
流通环节层层加码导致的高菜价,引起广泛关注,并在政府的倡导下开始“农超对接”的尝试。不过,一名曾经参与“农超对接”的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 者,农超对接虽然流通环节少了,但挑菜厉害,几乎一半的菜都不能合格,而且物流费需要合作社担负,加上一些超市入场费、宣传费、管理费、超市的扣点、员工 的工资等名目繁多的收费,其价格并不比菜场买菜便宜多少。
该负责人透露,农业合作社把菜送到超市,贴上超市的标签,往外销售的价格并不便宜。黄瓜4.8元/斤,芹菜3.98元/斤,小葱3.98元 /斤,土豆5.8元/斤,西红柿4.8元/斤。而这些菜,除了芹菜和土豆,其他蔬菜每斤成本2元左右,芹菜1元左右,土豆3元左右。按照成本价格计算,农 民每斤只赚两三角,但这些菜在超市里售卖的价格基本翻了一番多,老百姓买菜并没有得到实惠。
“买手制”降低成本
去年12月27日,国盛集团下属的上海上蔬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上海上蔬永辉生鲜食品有限公司同时成立。按照初步设想,两家公司成立之后,最主要 的业务,是将传统菜市场改造成现代化自营模式的生鲜超市。生鲜直接从产地或者一级批发市场送到这些小型的超市,价格预计比现有模式的菜场便宜30%。今年 春节之后,第一家改造的生鲜超市有望开张。
新成立的公司与上市公司永辉超市合作,上蔬公司争取菜场网点,落实城市内的物流配送车辆及物流集散场地,并负责协调网点的场地清理,妥善处理与原零售商的关系。日常经营管理主要由永辉超市负责,并以“保供稳价”为基本点,并配合政府临时性的调控菜价的义务。
永辉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和其他超市的不同,在于模式的自营。生鲜经营因为耗时费力,而且投入产出比太低,大多数都选择“联营”或者外 包模式。但他们全部采用自营模式。从上游采购、物流运输、仓储保管、商业选址、卖场设计、上架陈列、切割补货到一级营销管理等都自己操刀。
上海准备改造的生鲜超市也将采用这一模式,并延续生鲜“买手制”。
事实上,每个超市负责采购的人员都叫“买手”,但生鲜采购是个十分专业的事,好的买手很清楚需要在什么节气时间、去全国哪个地方、在什么价格区间之内、采购何等品相的某个特定生鲜品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4-01-02/6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