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大米市场呈现三乱象:谁知盘中餐 粒粒藏玄机


  免淘米到底能不能免淘?记者找到一款免淘米的生产地址在本市的某米业公司,按照外包装的电话与该企业取得了联系,该公司销售经理说:“既然打出免淘米的招牌,就能够保证产品在生产工艺和产品卫生方面都达到相应标准。”但该经理透露,行业内用普通大米冒充免淘米的行为已成为公开的秘密,一些企业根本不具备生产免淘米的技术设备,却同样打着免淘米的旗号。更有甚者,个别企业采用喷涂石蜡抛光的方法,使陈旧大米改头换面,包上精美的包装,冒充免淘米上市。普通大米每公斤毛利通常只有4%,而摇身一变为中高端的免淘米,立即使得企业毛利提升到8%以上。而这样的免淘米普通消费者根本无从验证。

  事实上,不仅消费者无从验证,监管部门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一位质监部门的执法人员无奈地表示,什么叫免淘米?都有哪些衡量的指标?这些最基本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此在执法过程中他们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专家、天津农学院教授崔晶博士说,目前我国几乎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免淘米,国家免淘米标准还未出台。而据记者了解,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免淘米标准,杂质在米中的比例应该小于百万分之一,但我国企业目前的生产工艺还远远达不到国际通行的免淘标准,市面上流通的大米标注“免洗”、“免淘”都是企业依据自己对免淘米的理解制定的,他们执行的都是企业标准。

  崔晶介绍,免淘米制造工艺包括了普通白米的全部过程,而且在去除稻壳、糠粒、碎米、线头、细沙、碎石、金属等工序更加严格。国外标准的免淘米是在严格加工成白米之后,再通过专门的免淘米加工设备,即经过加湿(加水)加压(高压气体),混合搅拌(高温高湿黏附剂),干燥分离(高压强吸风了却)过筛(米与黏附剂分离)等工序,把米粒表面糊粉层、微生物去除,但在保存过程中能否保证不再着附微生物,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即便是国际标准的免淘米,为了家人的安全和健康,建议食用时还是洗一洗、淘一淘。

  [揭秘2]

  富硒米具有保健功能?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过量摄入却危害健康,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富硒大米中硒的含量是0.04mg/kg―0.3mg/kg,人工添加硒的方法是大田喷洒,如此粗放的方式,很难使稻米中硒含量处于国家要求的标准之内。

  在绝大多数人的概念里,米饭是用来填饱肚子的,不是用来当药片、保健品吃的。而在当下各大超市、粮油店的货架上,一些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的大米却“颠覆”了人们固有的观念,其宣传的抗癌、提高免疫力、排毒抗辐射、减少血栓生成等功效,为普通大米蒙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

  走进位于红旗路的某大型超市,在粮油卖场,一款富硒大米正在热销,其价格标签显示,该大米5公斤包装售价78元,与每公斤5元的散装大米相比,价格高得有些夸张。“这款大米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硒对人体有很多好处,延年益寿、抗衰老、防癌抗癌、保护心脑血管、促进孩子智力发育、增长身高,效果非常好。”促销员耐心地介绍顿时吸引了几位中老年消费者的关注。记者观察,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在促销员的推荐下,至少有近10位顾客购买了富硒大米。

  富硒大米到底是何物?是如何种植出来的呢?记者记下货架上某富硒米的品牌,登录其官方网站进行了解,记者看到,该网站同时推出了几款不同规格的富硒米,打开其中一款,看到如下说明:该公司采用叶面喷施技术,即在水稻抽穗至灌浆期,在叶面用喷雾均匀喷施富硒增产剂,以达到增加米中硒元素含量的目的。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生产富硒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如上某公司的生产方法,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富硒大米都是按此法炮制。另一种方法是,水稻在富硒的土壤里生长,来自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态硒通过植物根部被吸收,然后进入植物内循环,最后硒以硒蛋白的形式被保存在稻米里,这是纯天然富硒大米。

  中日水稻品质?食味合作研究中心专家、天津农学院教授崔晶博士认为,在一定范围内纯天然富硒大米对人体应该是有益的,而市场上大量的人工添加的富硒大米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隐患。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过量摄入却危害健康,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富硒大米中硒的含量是0.04mg/kg―0.3mg/kg,也就是说,每公斤硒含量超过0.3mg的大米就不能食用。人工添加硒的方法是大田喷洒,如此粗放的添加方式,溶液配制的准确性暂且不说,日照强度、温度、风向风力等都会造成植株表面含硒液体的蒸发、流失等,不用说这些环境条件年度间有很大不同,就是在一天中也随时发生变化,所以,在田间很难使稻米中硒含量处于国家要求的标准之内。如果大量的硒元素流到水田、河流内,会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这种变化会逐渐通过食物链反馈到人的身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米 水稻 籼米 粳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