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为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前景中,无论是从保障供给看还是从扩大内需看,无论是从经济总量增长看还是从人均收入增加看,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看还是从“五位一体”发展全局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农村的要求都会越来越高。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时代课题和战略任务
近10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深刻调整,我国农业发展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的新阶段,农业发展方式到了由传统小农生产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转变的新阶段,以农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展现了勃勃生机与巨大活力。
展望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环境在内部约束、外部影响相互作用的新阶段,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形成,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时代课题和重大战略任务。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四化同步”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目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势头强劲,而农业现代化发展则相对滞后,是“四化”中最明显的短板,成为影响经济社会长期均衡稳定发展最突出的隐忧。因此,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使农业现代化水平尽快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和发展平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既可以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对农业的反哺带动作用,利用工业实力、信息畅通和城镇繁荣带动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也有助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奠定基础,使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支撑更为坚实。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耕地、淡水资源不断减少,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生产要素也出现了加速向城市流动的态势,而农产品需求则持续刚性增长。因此,必须立足我们的国情、农情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切实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大力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构建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方面高效利用耕地、淡水、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另一方面积极引入资金、管理、技术等先进要素,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十八大报告要求,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并提出了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拓宽农民收入来源。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则是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和重大促进因素。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范围,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有助于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其到城市从事生产效率更高的职业解除后顾之忧,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创造的大量二三产业就业机会,能够有力推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还能够激活农村房屋、土地等资源要素的内在价值,利用市场化、资本化途径使其产生财产收益,提高农民租金、红利等财产性收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12-21/5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