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2012年全国粮食消费总量将达12000多亿


  编者按:2012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温和上涨势头,但涨幅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为科学看待并正确引导当前农产品市场,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组织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专家齐聚上海,盘点农产品市场,对今年以来农产品市场情况及明年走势进行了专题研讨。专家认为,受宏观经济、供求关系、生产周期等方面因素影响,今年粮食价格涨势趋缓,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下行;2013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仍将稳中有涨,但要充分利用好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进出口调节等政策措施,谨防少数品种价格跌幅加大带动整个农产品价格下跌扩大化,进而影响农民增收和市场稳定;从中长期看,要抓好重点农产品总量平衡,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市场预警工作,进一步调低CPI结构中食品权重,不断提高市场调控水平。现将专家的主要观点摘编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和农村工作者借鉴。
  
  1紧盯农产品价格变化
  
  2多措推动市场调控
  
  3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国内粮食总体供求形势改善
  
  董春平(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成都分公司总经理)
  
  从生产情况看,受国家继续加强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措施及2011年种粮收益较好等因素支撑,201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高产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继续扩大。从消费情况看,随着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城镇人口比例上升,2012年国内粮食消费总量将继续增加,消费结构将继续升级,预计全国粮食消费总量12000多亿斤,较上年增长2%以上。其中,口粮消费在国内粮食消费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工业用粮受宏观调控和行业不景气影响增速放慢。从收购情况看,企业商品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均较上年提高,且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量增幅较大。从库存情况看,目前全国粮食库存(原粮)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且各品种库存均有所增加,国家政策性粮食库存同比增加较多。
  
  从后期及明年市场走势看,小麦受2013年最低收购价提高、消费进入旺季、市场粮源减少等因素影响,价格将保持上涨态势,但由于库存充足,且饲料替代消费量减少,价格涨幅受限;2012/13年度我国稻谷供需趋向宽松,预计供大于需200亿斤左右,今年国内中晚稻价格将总体高开,随着新粮大量上市,粳稻价格高开低走,局部跌幅较大,可能启动托市,中晚籼稻总体高开稳走,托市启动的可能性较小;预计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可能达到3900亿斤左右,消费量3800亿斤左右,近期国内玉米价格仍将延续9月份以来的小幅走弱态势,但随着国家临储政策出台,经济形势好转,收购后期价格将逐渐回升;预计2012年全国大豆产量270亿斤左右,比去年有所下降。
  
  警惕国际粮价上涨的炒作因素
  
  秦富(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所长)
  
  从国际看,今年6月份以来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但主要农产品及粮食供给实际上并没有大幅下降。如美国玉米单产下降,但种植面积增大,同时巴西大幅增产预期;欧洲小麦产量占全球小麦总产量的20%,但没有明显受灾而大幅度减产的情况。因此,关于气候的影响,炒作因素大于实际减产的影响,操控的意愿大于实际产量的变动,预计后期天气炒作因素退去,市场将回归理性,玉米、大豆价格会有所下跌。但由于需求增长,特别是加工领域生物燃料消耗,将推动全球粮价高位波动。
  
  从国内看,供给方面,粮食的持续增产与脆弱的基础支撑共存,包括农业基础设施、水土资源条件、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业科技支撑与转化等。需求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消费结构升级,动物蛋白需求增长,对应的饲料需求增长。2011年1.9亿吨的玉米产量,用于饲料的就有1.1亿吨。在2011年小麦替代玉米1400万吨的基础上,今年没有降低的趋势,初步估算在2000~2500万吨。这一方面会限制玉米价格的上升空间,另一方面也可稳定小麦价格,最终有利于国内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平衡和种植面积的稳定。后期小麦、稻米价格会随着生产成本上涨而上升,也会随着最低收购价的提高而水涨船高,但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玉米相对于小麦、稻米与国际市场的关联性较强,在深加工限制政策和国家临储政策等因素影响下,同样是上涨趋势但大幅波动的趋势难现;大豆因国内持续减产,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应未雨绸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粮食 小麦 品种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