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以来,在我国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村”的伟大运动中,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村建设还存在许多十分薄弱的环节,尤其是绝大多数农村“靠天吃饭、等雨耕田”的现象仍未改观,严重影响到农民增收步伐和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通过对农田水利在村建设中的位置、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提出一些政策取向方面的建议。
一、农田水利在村建设中的位置
村建设提出的五大目标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等都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密切相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水资源严重贫乏,农田水利一直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这些都决定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村建设中举足轻重的特殊位置。
(一)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保证。农业作为农村的基础产业,村建设“生产发展”目标首先指的就是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农业生产发展的快慢,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程度。据《2007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13004万公顷的总耕地面积中仅有42.3%的耕地为有效灌溉面积,绝大多数农田仍丰收靠天。“水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的农业,就是没有“命脉”的农业,是病态的、没有前途的农业。笔者曾在许多农村作过调查,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凡是贫穷落后的农村,都无一例外严重缺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凡是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的农村,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优越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事实证明,农业生产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就必须首先解决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问题。否则,我们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所有努力都将会事倍功半。
(二)农田水利是农民“生活宽裕”的强力保障。近年来,随着“民工潮”的涌入城市,不少农村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从土地上取得的收入仍是他们的“半壁江山”,甚至“整壁江山”。况且,目前我国农民工工资普遍较低,通过打工来提高农民“生活宽裕”的程度毕竟只是重要途径之一。绝大多数农民养老、就医、婚丧嫁娶、供子女上学,特别是粮食、蔬菜、水果等方面的需求,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对土地的投入来维持。假如农田水利建设搞不好,一旦遭遇旱灾,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数亿农民“生活宽裕”的愿望便会化为泡影。为此,在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干旱缺水的农村,农田水利在保障农民“生活宽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三)农田水利是农村“村容整洁”的重大基石。农田水利是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水利所利用的水源,不仅有一个“量”的问题,更有一个“质”的问题。随着我国不少地方工业下乡、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矿产资源冶炼剧毒药物侵害等多重因素影响,无数乡村原本清澈的河流变成了一条条污水河,臭水河,甚至毒水河,同时对沿岸村庄的地下水资源也造成了严重污染。笔者曾到过许多农村,那些被严重污染的河流、小溪,不仅使大片庄稼有水不能浇,而且使两岸草木枯死,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农田水利解决好水源“质”的问题之后,不仅能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能使农村生态环境得以优化,使村容村貌更加靓丽整洁。
(四)农田水利是村“管理民主”的有效载体。农田水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田水利涉及千家万户,要使其在村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不仅要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样要搞好其管理与组织方面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缺乏“民主管理”的意识,都很难把好事办好。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通过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及其创造性,对农民有能力办成的水利工程实行“民办公助”,放手让农民自己去做;对需要政府组织、农民参与的水利工程,通过民主协商,征得农民同意,变农民被动的“要我干”为主动的“我要干”,逐步实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由各级政府决策和组织、农民被动参与向政府扶持引导、农民自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重要转变,从而有效推动村建设“民主管理”的进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10-15/58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