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是中国投资最大、惠及面最广的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启动十年来,有效改善了中西部的生态环境。但这项惠民工程能否持续推进,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9月19日,国务院例行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起,将适当提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分项目的补助标准。
这个决策,令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副主任吴礼军松了一口气。9月中旬,当《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造访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的时候,在2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办公室电话铃声数次响起,询问最新政策动向以及退耕还林先进组织评选结果的电话不绝于耳。“退耕还林工程下一步怎么走,基层都很关心。”
此前,吴礼军一直有些担心,更有些着急。今年夏天赴河北调研中,他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在一些地方变了味道。林农对“退耕还林”的热情开始冷却,“退林复耕”的苗头渐渐显露。
之所以会出现“退林复耕”的倾向,主要是因为最近几年,退耕林农获得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的比较收益在大幅度下降。谈及退耕还林当下的瓶颈,吴坦陈,关键问题在于,退耕还林的补助标准越来越无法满足退耕林农的生活需求,需要适当提高。
“复耕”抬头
“全村的退耕还林地,每年少收入38万元。”谈及退耕还林是不是“划算”,河北省涿州市码头镇浮洛营村村支书王河,把算盘打得清清楚楚:浮洛营村共有317亩退耕还林地种植杨树,每亩产出10立方米木材,按售价500-600元、每10年采伐一轮计算,每年每亩地的纯收入在500-600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种植农业作物收入可观:按照当地的一般收益水平来计算,种红薯,每亩净利润2500元;种玉米,每亩净利润1200元。种粮与种树,二者收入的差异显而易见。
浮洛营村一位村民表示,如果退耕还林补贴政策没有变化,来年打算申请伐树,重新种粮食。
浮洛营村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始自2002年。如今十年过去了,该村退耕还林的经济收益,与种植农作物相比,显得捉襟见肘。正因如此,“2011年,在全村党员、群众大会上,大家要求退林还耕。”王河对此也表示无奈。
面对林农的“复耕”呼声,吴礼军并不感到意外。从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林业局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起,吴即专门从事相关工作,直至如今。作为退耕还林工程十几年的管理者和观察者,吴发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的比较收益正在大幅下降。“有些地方,农民甚至会因此产生固定收入大幅缩减的问题”,这一问题在近年来,表现得日益突出。
吴礼军分析,近年来,“退林还耕”呼声渐起,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退耕还林的现行补贴标准过低,以致于林农种树收益与种粮收益差距明显,“种树不如种地”。
2010年后,国家开始执行退耕还林第二个补贴周期,与此前的第一个补助周期相比,国家对退耕农户的第二轮补助标准有所下降。2007年,《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发布,这一通知规定,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第二轮补助标准为90元/亩,而第一轮补助的标准,则是160元/亩,单亩补贴收益骤降70元。
在退耕还林补贴标准降低的同时,种粮补贴的增加却越来越吸引农民。近年来,国家取消了农业税,粮食直补和农资等补贴力度则不断加大。仅以河北省为例,2011年,农业综合补助总额78亿元,实际补助农田标准达到150元/亩。
在“退耕还林”初期,农民多表示支持。彼时种植粮食等农作物基本不赚钱,而参与“退耕还林”,却可以获得一笔不小的补助。因此,在一些地区,农民参与退耕还林“争先恐后,生怕自己的土地没有纳入补偿范围”。一位基层林业官员感叹:“当时,工作非常易于开展。”
然而,时过境迁。由于补贴政策的不断调整与完备,与退耕还林初期相比,种植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而且春种秋收,收益周期比种植林木更具优势。经济利益驱动下,“退耕还林”对农民的吸引力开始减弱。
令林农更为揪心的是,2008年以来,木材价格持续低迷,河北省杨树原木价格从900元/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750元/立方米。
与种粮和出租耕地相比,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的效益明显没有竞争力。这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在河北省17个县49.2万亩退耕地造林中,有4个县的3万多亩退耕还林地有复耕倾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10-09/5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