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国家粮食局回应卖粮难 5督查组分赴主产区


  7月初,记者奔赴安徽、河南、江苏、山东、河北等夏粮主产区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卖粮难的现象,甚至有粮站收购打起了“白条”;有的农民增产不增收,惜售倾向严重;有的地区在市场价明显低于国家保护价时,却未能及时启动保护价收购,个别粮站工作人员则自曝“利用国库私自倒卖粮食”……

  针对上述问题,记者向国家粮食局发出采访函。该局回应称,国家粮食局高度重视夏粮收购工作,至于今年夏粮收购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主要是一些企业受近两年粮食收购和经营效益不佳等影响,今年入市比较谨慎,特别是开展自主收购的积极性不高,造成购销市场不够活跃。”

  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粮食局已派出5个小组,由局领导带队,分赴10个主产区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收购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国有粮企同比多收近700万吨

  今年,我国夏粮又获丰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加356万吨,增长2.8%,超过1997年12768万吨的历史最好水平。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在回复采访时称,目前夏粮收购进度明显快于上年,截至7月20日,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小麦366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817.1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549.8万吨,占收购总量70%,比上年同期增加698.1万吨。”

  上述负责人介绍,粮食局及时印发《2012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明确了有关政策措施和具体操作办法。“5月中旬国家粮食局专门召开全国夏粮收购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级粮食部门要把搞好夏粮收购作为当前粮食工作的中心任务,切实把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于早收粮、多收粮,为粮食宏观调控和保供稳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据介绍,当夏粮收购开秤之时,国家粮食局即派出5个小组,由局领导带队,分赴10个主产区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收购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此前记者实地调查发现,今年安徽等部分地区小麦发生赤霉菌病等灾害,一些粮站以小麦质量差等为理由拒收农民手中的粮食。对此,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称,针对部分地区出现的赤霉病引起小麦质量下降等情况,粮食局已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粮食部门派出技术服务人员,深入重点乡村农户,指导农民通过风扬、过筛、整晒等措施,降低赤霉病粒含量,使小麦提级进等,卖个好价钱,帮助农民减损增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加大最低收购价执行力度

  针对部分地区农民抱怨“卖粮难”的问题,地方粮食局将该类问题的症结之一归结于银行“收购资金不到位”,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7月16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应称:卖粮难的症结不在农发行,资金不到位也不是农发行的问题,部分地区“卖粮难”缘于托市收购启动不畅。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承认,今年夏粮收购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一些企业受近两年粮食收购和经营效益不佳等影响,今年入市比较谨慎,特别是开展自主收购的积极性不高,造成购销市场不够活跃。“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一方面督促相关粮企加大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力度,凡是达到预案启动条件的地区,要按政策规定及时启动预案,合理布设库点,方便农民出售,坚决防止农民卖粮难,稳定小麦市场价格和预期。另一方面,还督促各地积极参与引导企业搞好市场化收购,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同时主动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协调,落实好收购资金,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自营收购。”

  据了解,在国家粮食局与中储粮总公司沟通协调后,中储粮总公司分批次增设了部分委托收储库点,目前委托收储库存点已达2910个。

  6月12日至28日,根据国家小麦最低收购执行预案的规定,中储粮总公司先后在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四省和山东河北部分地区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上述粮食局负责人表示,新粮上市后,随着市场流通量的增加,小麦市场价格出现小幅回落,部分地区低于最低收购价水平。随着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启动,市场价格已回升到最低收购价水平之上并保持基本稳定,收购市场秩序良好。据国家粮食局7月17日监测,主产区白麦、红麦、混合麦(中等品质,下同)平均每百斤收购价格分别为102.4元、102.6元、102.1元,同比分别上涨1.4元、2.3元、2.5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粮食 农民利益 政策措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