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有一种力量,是那样改变神州大地;再也没有一种情怀,是那样牵动亿万人心;改革,以其巨大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波澜壮阔的新阶段,把十三亿中华儿女带入全面建设小康的新时代。
有人曾经感叹,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革都以失败告终;有人曾经焦虑,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革都以减轻农民负担始而以加重农民负担终;他们在盼望改革与担忧改革的痛苦中纠结,在“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的宿命中挣扎。惟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改革当作一个为民谋利的巨大工程,当作一个不断超越的发展进程,当作一个自我完善的砥砺过程。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眼里,改革永远不设终点,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是永远的进行时;改革永远与民心相顺应,永远与实际相连接,永远与时代相呼应。也正因为此,改革虽有坎坷但始终一路向前,改革虽有阵痛但始终以利民为归,改革让民富国强,改革让生活更美好。
丰收的十年
在时间的浩荡长河中,十年连一朵浪花都算不上;在历史的鸿篇巨制中,十年也不过一两笔而已。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却不是简单的十年。这十年,我们遇到了多少困难和挑战,经历了多少大事和难事,但在别人“失去的十年”、“停滞的十年”中,我们收获了丰收的十年、崛起的十年。
对亿万中国农民来说,这十年,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创新的十年,是得到实惠利益最多的十年,是各项权利扩大落实的十年,是心情舒畅幸福指数提高的十年。
“这十年”是一个历史的终结者。她终止了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把困扰农民的负担加重问题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她废止了为人诟病的收容遣送制度,让农民自由择业和迁徙的障碍越来越小;她弱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和壁垒,让身份歧视的户籍制度开始走向式微;她终结了城乡同命不同价、同票不同权的制度歧视,让农民的公民权利有了更好的保障。
“这十年”更是一个历史的开创者。她提出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出台了九个“一号文件”,全方位强化“三农”的核心地位;她构筑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开启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她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举措;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重点转向了农村;她启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进程,全面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她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村民生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这十年”还是一个历史的建设者。她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把重点和着力点都放在农村;她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她实行农业生产补贴,强化了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她全面放开粮食购销,迈出了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决定性步伐;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了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她强化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加强了社会主义村建设;她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首次实现了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终结者也好,开创者也好,建设者也好,最终都归结为创造历史的改革者。完全可以说,是改革让粮食生产重新站到一万亿斤以上,实现了难得的“八连增”,让农业走上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改革让农村搭上城市发展的快车,让村建设迸发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是改革让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创造了更加重要的“八连快”;是改革让农民的公民权利实现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让农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改革激活了“三农”,发展了“三农”,创造了“三农”的新辉煌。
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被“逼”出来的,“不改革就死路一条”、“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中国的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没有任何教训可鉴,在改革开放的头二十年,“摸着石头过河”是惟一的选择。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让改革进入新的境界,让改革攀上新的高度,成为时代新的强音。大国治理,如烹小鲜。改革是经济社会的再造和重铸,是和平时期的一场革命,需要雄心和匠心,也需要精心和细心,更需要战略思考和顶层设计。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05-09/5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