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创建三级“绿证”培养创业农民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和建设农村人才队伍问题。必须培养和造就当代适度规模的创业农民,具有大、中专知识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农村专业人才、企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我国在大力开展培训创业农民、培养创业人才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多头领导、重复培训、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造成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浪费;造成进展不快,效率不高的状况,急需农民教育的制度、法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

    应针对创业农民的培训,针对培养创业人才的质量进行评价和考量,拟创建三级农民资格证制度(绿色证书,简称“绿证”),即初级“绿证”――相当于初级职业技术证书;中级“绿证”――相当于中专以上的职业技术证书;高级“绿证”――相当于大专及大专以上的职业技术证书。享受和获得三级“绿证”的人员,将是在农村有相当文化、技能和实绩的创业农民、创业经营者和基层管理工作的“村官”(包括大学生村官)等,为创建三级“绿证”,要着力实施“八大”人才工程。

    初级“绿证”,实施示范骨干创业农民“绿证”工程20世纪90年代初由农业部创新、国务院下发文件在全国推进“绿色证书制度”教育――实施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制度。它是指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把农民的技术资格要求、培训、考核、发证等规定下来,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作为农民从业和培训的规程,可确保从业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在十多年的实施中,通过“绿色证书”工程,已培训了近千万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目前,全国仍在继续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但在规范化、质量要求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存在着地方政府对国务院文件贯彻不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但也有发展得很好,能坚持和创新的先进单位。如河南省夏邑县。该县把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一号工程,县委书记、县长和领导班子亲自抓,每年有工作部署,有经费安排,有激励奖励等政策。每年坚持培训“绿证”学员3000名以上,十年来共培训获得绿色证书和绿证学员达5万多人。笔者建议:一是加强国务院和农业部对全国“绿色证书”工程的领导、指导、投入的力度;二是将农民进城务工等培训均列入“绿色证书”工程,以便理顺多种培训的重叠和交叉;三是将现有的初等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发展到中等、高等“绿色证书”教育的两个层次。

    中级“绿证”,实施中等职业技术创业人才“绿证”工程中等农业职业技术创业人才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农业中专学校。全国每地、市拥有1~2所农、牧、机类中专学校,共计有370多所。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和当时掀起的合并、升格、改名之风,大大削弱了全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农、牧、机类中专教育,目前仅剩不足200所左右。二是农业职业高中。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重视普教、轻视职教的教育观念,导致县(市)农业职业高中办学困难,形成招生难,教学难,就业难的境况。据调查,有些(县)市办的农业职业高中课程中,几乎都是非农专业,还有的县(市)至今没有一所农业职业高中学校,可见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相当薄弱。三是农业成人中专。农业部在新世纪发起的由中央(地方)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实施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其主要招生对象是务农、务工中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和时间经验的创业农民。

    实施“百万农业科技农民创业培训工程”此项“工程”由中国农民大学与地方政府结合,是培养创业农民的成功之举,受到广大农民和地方政府的赞扬。其特色是有五大创新:一是联合培训创新。充分发挥中国农民大学、地方政府和农民三方面积极性,形成了合力。二是培训目标创新。培训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现代农民。三是培训对象创新。在一个县范围内,在农村创业。经自愿报名,当地政府在某一行业或产业中推荐50名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专业大户的能手作为创业班学员。四是培训内容创新。突出在创业理念、成功理念等方面培训。五是培训方式创新。截至目前,全国已培训了3万多名创业农民。

    高级“绿证”,实施村村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绿证”工程“村村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旨在为农村村级培养能留得住,用得上,德才兼备过硬的大专人才,以带领农民创业和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其特点:一是从农村招生,招到具有高中学历、自愿参加,当地政府推荐,经大学(高职学院)单独考试或免试入学。二是免除学费,在大学或高职学院培养两年。三是学成后回原地在所在村就业,自主创业或选聘当村官。截至2008年,有20%的毕业生回村自主创业,20%的毕业生选聘当上村官,其余毕业生正在所在村参加实践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重叠 重复 核心 极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