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提高农民积极性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经调查,现在在农村种田的主要是三类人:第一类是60岁左右老年人,种地是为了口粮,或者还有一份对土地的感情;第二类是40岁至50岁的种田大户,他们依托合作社、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经营;第三类是农机手、植保员等社会化服务人员。后两类虽然在人数比例上很小,但占有耕地面积较大。据安徽省产粮第一大县霍邱县农委张主任说,该县185万亩耕地,有三分之一都是种粮大户在耕种。调查中发现,从农村出去的大中专学生,甚至农业院校毕业的,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如果不早作准备,及时应对,今后的农村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今后谁来种田”问题绝不是危言耸听。

  建议:对解决口粮型、兼业型农民要着力在搞好代管服务上下功夫,如南陵提出的“你在城里安心打工赚钱,我在家里帮你种田”;对于职业农民要加大扶持力度,要有一个强烈的信号,让他们多种粮、种好粮。要通过规模种植补贴、基础设施投入、扶持社会化服务来引导提高农民职业化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快在政策导向和制度设计上推进。政策上必须从补贴生产转变为补贴“职业农民”,制度上必须建立“职业农民”资格制度,对取得“职业农民”资格的农民,给予社会保障、金融政策、规模种植等补贴。

  为什么“买难卖难”?

  农民“买难”突出表现在:农资价格上涨、农资市场混乱,农民想买到优质、合适、平价的农业生产资料很难。南陵尿素、碳氨、复合肥,目前每吨价格分别为2200元、900元和2600元,比去年同期价格分别上涨300元、100元和300元。杂交稻种子“冈优725”和“丰两优三号”今年零售价分别为55元和65元,同比上涨5元和10元。据南陵、青阳农技推广人员介绍,农资市场开放后,销售主体小而多,市场混乱,价格不稳,质量鱼龙混杂,执法困难;某些厂家、商家缺乏诚信,将低含量的农药推向市场,将劣质的“王、霸”产品忽悠着卖给农户。

  农产品“卖难”问题已经大大缓解,但各地农民都反映,关键是没有稳定的销路和价格。基层干部认为,政府必须在为农民服务上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和机制调控,统筹农业产业链条中的生产主体和产业资源,做到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方位服务和保障。

  建议:做好农民良种良法良药的产前选择服务;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带动,实现订单生产,销售服务;通过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旅游观光农场等,由二三产带动一产,做好产业升级服务。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和农产品流通领域监管力度,制定法律政策,规范农资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地 粮食 土地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