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是全国有名的干旱地区。这里年降水量38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1500毫米以上。在这种干旱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通渭农民怎样种地?日前记者来到这里采访。
在通渭最干旱的常家河镇小庄村,一户人家院子里堆满了黄灿灿的玉米棒子,主人王改生说:“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新技术使我们这样干旱的地方也有了好收成。我家有32亩地,全部种上了全膜玉米,去年虽然是个干旱年,也收了4万多斤玉米,玉米秸秆加工成饲料又收入1万多元,光种地全年就能收入5万多元。”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甘肃省农业科技人员在实践中摸索创造、近几年在全省大力推广的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通渭县是甘肃省三个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超过百万亩的种植大县,去年达110万亩,也因此在2011年12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尝到了旱作农业新技术甜头的通渭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在全膜双垄沟播种植玉米取得丰收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在上年玉米收割后,又在原来的地膜上穴播冬小麦,既节省地膜费用,又增加小麦产量,残留在地里的玉米根茎还可腐殖成肥料,改善了土壤条件。一些农户还在地膜大蒜里套种洋芋,在二次地膜上种油葵、黄豆、油菜、小杂粮等作物,极大发挥了地膜种植的最大效益,不断发展着旱作农业增产增收的途径。
目前,通渭的农民又在地里忙活开了。按照科技人员的指导,他们开始抢墒顶凌覆膜,以保住秋冬以来积聚在地里的十分珍贵的水分,确保春播的种子能够在湿润的土壤墒情下发芽。“我们这里干旱,过去种的是‘撞天’庄稼,就是靠运气种庄稼。种子播到地里,就看老天爷下不下雨,这叫‘撞天’。正常年份一亩地能收200多斤小麦,基本上不能种玉米,遇上干旱年份,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一年的劳动就白干了。”小庄村村民周继武说,“2007年,我们这里开始搞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后,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秋季雨量多的时候,我们就把地膜覆盖在地里保墒,来年春播时,地里墒情很好,不怕无法下种的问题,也不怕玉米在生长期无墒的问题,这项技术推广后,现在一亩地能产600斤小麦、1200斤玉米,粮食产量大大地增加了,全膜技术为我们种粮找到了新的路子,这是科技兴农给我们实实在在的好处。”另一位村民周振社补充说:“政府为了推广全膜种植,给我们农民每亩地补贴2公斤地膜,自己掏钱再买上3公斤地膜,就能盖一亩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2-03-28/5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