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会诊农产品“卖难买贵”困局


  大白菜收购价跌至每斤1毛,生姜、大蒜价格纷纷跌破成本线……近期菜价的暴跌,让菜农叫苦不迭。令人不解的是,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菜价仍处高位,“两头叫中间笑”的现象未有改观。

  从昔日的“姜你军”“蒜你狠”到如今的白菜“跳水”“姜”涛急转,菜价往常是三五年一个轮回,可今年就经历了多轮波动。菜价“过山车”的顽疾在哪?如何破解“卖难买贵”困局?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深入各地进行了追踪采访。

  批发价波动频繁零售价持续高企

  眼下正值大白菜集中上市季节,可安徽怀远县部分种植户却心急如焚:去年地里的大白菜还是“香饽饽”,价格也卖到5毛至7毛,可今年收购价一路下滑,近日下跌到1毛钱一斤。

  “这样下去,一亩地收入连‘本’都保不了。如果政府再不想想对策,农民恐怕就折腾不起了!”怀远县荆芡乡龙窝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殿锋告诉记者。

  记者在“中国生姜之乡”山东莱芜市、“中国大蒜之乡”山东金乡县了解到,在去年价格暴涨的带动下,今年种植面积大增,丰产使市场供过于求,目前批发价均已跌破成本线。

  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今年以来,蔬菜批发价格波动频繁,波幅较大。4月中旬,全国286家产销批发市场19种蔬菜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全部下跌,平均价格跌幅达25.8%;7月初,蔬菜均价同比上升31.2%,其中大白菜价格上涨123.8%;11月初,蔬菜均价同比下降19.1%。

  与批发价频繁波动不同的是,蔬菜零售价却持续高企。记者几天来走访北京市多个菜市场、超市后发现,尽管近期批发价暴跌,但零售加价率仍超过100%,如大白菜在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批发价为0.15元/斤,在距市场7公里以外的天陶蔬菜市场、沃尔玛超市里,零售价达到0.3元/斤与0.5元/斤。

  接受采访的多位消费者均对“买贵”现象表示不满,种植户对菜价的“过山车”也是手足无措。一位张姓菜农说:“没想到价格波动如此频繁,这哪是种菜,分明是玩心跳啊!”

  政府缺乏供求信息生产流通全靠“自觉”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应对菜价暴涨暴跌,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启动“滞销救助机制”,采取“网上对接”“农超对接”和“农批对接”等多种方式,同时举行农产品供需见面会,并试点社区开办周末蔬菜直销市场等举措,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近期的菜价“过山车”现象表明,减少农产品市场的经营风险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供不应求―价格大涨―大量种植―供过于求―价格大跌”,类似风险似乎成了一种周期性现象。

  “顽疾”症结在哪?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指出,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全国蔬菜总供求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菜价在合理范围内波动是正常的,但出现如此高频率的波动值得警惕。这种反常现象的发生,表面上看是供求失衡导致,但深层次原因在于流通体系中的政府缺位和流通渠道建设滞后。

  政府的市场信息发布体系不完善。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我国目前的农产品信息监测主要针对价格,但对种植、产量情况基本处于监测空白。尽管有关部门已开始采取行动,如农业部已在全国安排了200个县市区作为监测点,以掌握各种农产品在各地的种植、产量情况,但这一工作刚刚起步,还远未发挥实质作用。

  “去年全县大蒜种植面积56万亩,总产量47.7万吨。受去年蒜价暴涨刺激,今年面积扩大至65万亩,总产量同比增长超45%。”山东金乡县农业局经济作物站站长王乃建表示,由于菜农难以对市场供求状况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判断,“跟风”种植趋势明显,而每年的市场需求相对稳定,难免会出现“卖难”现象。

  流通环节利润惊人,消费者“买贵”现象难以消除。农业部农产品市场流通专家顾问组成员安玉发指出,我国农产品市场上“千军万马搞流通”的局面长期没有得到改观,流通环节多、层层加码,导致零售价格无法合理反映产地收购价格,既加剧了“卖难”,又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安玉发说,据农业部连续4年跟踪调查的结果,在冬春季节气候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山东青州市的大棚黄瓜到达北京市民的餐桌,需经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3个环节,价格从每公斤0.5元飙升至2.2元至2.8元。据此推算:每公斤黄瓜的零售价相当于菜农出售价的4至5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白菜 大白菜 大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