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食用油对外依存超预警线 谁扶百姓油瓶子?


  农民种“油”收益微薄致积极性下降

  记者在油料主产区走访时,农民普遍反映种“油”利润微薄,甚至亏本。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010年,农民种植油菜的亩均纯收益仅为35元,用农民的话说,“还不够一包好烟的钱”。

  安徽含山县农民洪茂道告诉记者,他家有6亩地,以前每年都会种一二亩油菜,可近年来越种越少,去年他只种了5分地的油菜。“我们村80%的人都跟我差不多,只种几分地的油菜自己吃。”

  在另一油菜大省湖北,农民正在为种油菜可能亏本而发愁。荆门市掇刀区林镇双碑村4组村民朱德林家里种了8亩油菜,亩产约250斤。他给记者算了笔账:种子、化肥共1000元,农药100元,整地500元,脱粒300元,成本共1900元,平均每亩约238元。“今年只期望油菜籽能卖到每斤2.5元以上,否则,考虑到人工成本还是会亏的。”朱德林说。

  而种植大豆和花生的农民日子也不好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豆农李志财说:“去年种了50亩黄豆,才挣了4000多元钱。今年这些地都改种玉米了。”

  山东临沂市郑山镇张沙埠村村民张桂星对记者说:“虽然今年花生收购价格比往年高了不少,但农资也在涨。这两年我身边的农民都不愿意种花生了,费工费力不说,还赚不着钱。”

  记者调查发现,我国食用油原料生产萎缩态势非常明显。安徽省油菜播种面积从2007年的1200多万亩下降到2010年的950万亩,总产量也由40多亿斤下降到24亿斤。而在花生价格创出历史新高、花生良种补贴政策实行的双重利好刺激下,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不仅没有出现预想中的“高涨”,反而呈现出持续低落的态势。据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曾英松介绍:“2009年较2003年,山东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下降了320万亩和26万吨,降幅分别为22%和7%。”大豆的萎缩则更为明显。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今年下滑超过两成,从去年的6720万亩降到了目前的5000万亩左右。

  外资垄断带来安全问题

  与国内油料种植量持续下滑相对应的,则是食用油进口量的逐渐攀升。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说,我国油脂净进口折油总量已由2000年的461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2088万吨,10年增长约353%。我国的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已从60%下降到37%左右,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指出,这已超过国际安全预警线,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依赖进口无法确保中国食用植物油安全。王瑞元指出,2010年中国油料进口量已占全球进口量的一半以上。当年全球主要植物油期末库存只有1000多万吨,不足我国食用植物油半年的需要量。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专家张立伟也认为,未来全球油菜籽产量难以大幅增加,加上国际市场菜籽需求不断提高,全球菜籽供应将会保持偏紧的局面,国际菜籽交易价格将逐步提高,我国不可能大量进口油菜籽。

  在进口大幅增加的同时,记者在四省调查时还了解到,在国内加工和销售环节,外资企业近年来则步步为营、渐有垄断之势,内资企业纷纷被收购或淘汰出局。

  国内食用植物油加工能力六成以上已有外资身影。张汉林介绍称,跨国粮商在我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已参股控股60多家,占总股本的66%。大豆油是销量最大的食用植物油,中粮集团提供的资料表明:2010年,外资控制企业加工大豆2000万吨,占全国大豆加工量的40%。

  在销售领域,外资同样是步步紧逼。中粮集团提供的资料表明,除压榨和精炼环节外,外资还进入更下游环节,包括小包装食用油、专用油脂等。目前外企丰益集团已占据国内小包装食用植物油市场50%以上,旗下有金龙鱼、元宝、口福等10多个品牌。

  有关专家进一步分析指出了外资控制我国食用植物油全产业链条对国家粮油安全的三个威胁:一是价格容易被操纵。作为生活必需品,食用油的需求是刚性的。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可随意提高价格,在销售上却不受太大影响。

  二是由于世界粮油加工企业的竞争格局非常稳定,国际巨头容易合谋共同操纵市场。

  三是由于国际巨头控制整个产业链条,可在集团内部调整库存、价格和利润,会进一步导致政府监管困难。

  张汉林指出,一旦国内压榨和原料生产萎缩至无足轻重的状态,外资必然会利用垄断地位,通过提价等措施谋取更大暴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花生 油菜 食用植物油 油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