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贫瘠地里种出金娃娃


  近日,十年九旱的辽宁朝阳传来好消息: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16元,同比增长24%,增幅史上最高。

  “这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新增100万亩设施农业的重大决策。”朝阳市委书记陈铁新说,“去年6月以来,全市共新增设施农业106.77万亩。目前全市共有大棚超过180万亩,农民户均超过1个棚,设施农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超过70%。乡亲们再也不用过那种眼巴巴地望天盼雨、靠天吃饭的日子了。”

  建大棚,为农民找一条增收路

  紧邻内蒙古的朝阳市干旱少雨。统计表明,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风调雨顺的年份仅有10年。

  “这几年,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北票农民乔玉芳说,“春天盼下雨种苞米,夏天盼下雨拔苗。”

  专家介绍,朝阳光照多、雨水少,是传统农业发展的瓶颈,但在这里发展大棚等设施农业,瓜果生长好、病害少,而且冬季不用人工烧煤增温。

  辽宁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做出重大决策,把新增10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作为惠及朝阳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省财政拿出10亿元资金给予扶持。

  “这是一条摆脱恶劣气候困扰、实现资源条件较差的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市长王明玉说,去年6月以来,各县、市、区都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农民每建1延米大棚,财政至少补贴120元,一个大棚补贴1万多元;有的地方每建1延米大棚补贴甚至达到300多元。

  冬销北,夏走南,农民致富不再难

  昔日在贫瘠土地里刨坷垃的朝阳农民,忽然发现贫瘠地里也能种出“金娃娃”。

  “去年,我靠积蓄、贷款加近5万元的政府补助,投资近20万元,建了3个高标准大棚。不到一年,收了三茬西红柿,毛收入12.7万元,估计2年就能收回成本。原来种苞米,每亩收入最多1000元。”北票市台吉镇西台吉村村民律相久感慨地说。

  眼见真有实惠,群众纷纷响应。一年时间,全市新建大棚小区规模绝大多数超过100亩。在品种上,实现“一县一品”,北票的番茄,凌源的花卉、黄瓜,建平的瓜果,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冬销北,夏走南,四季市场都不闲,95%以上销往外地。”朝阳设施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瑞坤介绍,冬天设施大棚里的蔬菜销往东北地区,夏天蔬菜销往南方各省区,巧打时间差,农民销售不犯难。

  激增的大棚,让闲散在家的妇女们也忙碌了起来。北票市龙潭乡榆树里村吕桂杰说,她和村里的姐妹们都到附近大棚打工,管理、采摘,一个月1000多元收入,还能顾家顾孩子,也不耽误自己种地。

  向“四荒”要地,创新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在不少地方,农业结构调整时,出现了蔬菜瓜果与粮食种植“争地”的矛盾。朝阳在发展设施农业时,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向“四荒”要地、要效益。

  炎热的7月,记者在双塔区桃花吐镇李家窝铺村看到,绿油油的横梁山下,400余栋大棚依平缓山势而建。不完全统计,全市开发“四荒”18.86万亩,建棚6万栋,不但解决了粮食生产与设施农业发展争地矛盾,而且实现了全市6万多农户稳定增收。

  欠发达地区,大规模发展设施农业,资金是大问题。朝阳还鼓励企业化运作,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设施农业产业发展中。引入企业资金,参与农业开发建设。目前,全市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大户参与建棚的达到461家,建设面积45.66万亩。

  目前,全市设施农业总规模达到185万亩,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是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全市各地都把重点放在设施农业生产和管理上来。在做好种苗中心建设、市场建设、农民培训、农业协会、农产品安全监管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北方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引进、推广机械操作和自动化控制设备,做好市场开发与销售等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设施农业 大棚 蔬菜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