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新时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发展依托龙头企业的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推进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运行方式创新,使各类中介组织真正成为联结农户与龙头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扶持作物规模化种植,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降低土地流入方的生产经营成本,充分调动农业企业、农户开展土地规模经营的积极性。结合地区耕地资源情况,对连片承包耕地50或100亩以上、承包期10年以上,每年一次性给予奖励。对集体统一购种、统一浸种催芽或统一商品化育秧的农户给予奖励;秧田连片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给予额外奖励。依托特色资源优势,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建设县域优势农作物产业带,根据优质产业配套加工企业,形成区域性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区。采取“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等合作方式,走小农户、大基地,小产品、大产业的路子,加强基地与农户、企业之间的联合,发挥加工企业在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作用。

  (二)尽快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多方位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需求和外商投资特点,确定外商投资农业产业的开放重点和次序,进一步细化农业类鼓励、禁止和限制的产业指导目录。对于不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的项目,应从立项、注册、审批等方面进行限制和引导,从而引导外资的投向符合农业产业政策,保障农业产业安全。完善农业产业准入条件,对限制类产业的农业企业,外资进入农业企业的股份应有一个明确的比例限制。鼓励外商投资粮棉油糖果菜等农作物优良品种和新畜禽种、种苗的引进,农产品的储藏保鲜等综合开发项目、农产品出口项目等。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中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鼓励与国际供应商签订长期贸易合同,建立稳定进口渠道。在多双边和自贸区谈判中,保护战略性农产品国内市场空间,拓展优势农产品出口空间,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安全。促进跨国农业投资,获得稳定的农产品供给能力。

  (三)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着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开展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活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积极开发运用各种节约型农业技术,大力普及节水灌溉、轻型简化栽培等技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补贴规模,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拓宽农业发展领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降低农民利用先进科技的成本,政府出资赋予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部门科技推广职能,作为目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补充,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鼓励科学施肥,种植绿肥,推广应用生物有机肥,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生态农业之路。

  (四)建设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保护机制,保障农产品质量

  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全面负责,把环保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和干部政绩考核。定期公布各地区和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情况。打造新型工业节能模式,改变透支资源求发展,设立行业或地区高能耗工艺、技术、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和重点能耗产品准入制度。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激励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强化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规范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地环境保护工作,增加对农产品主产地环境污染监控范围和频率,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或污染物的影响。增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出入境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扶持企业建立内部技术开发机构或厂办科研所,重点建设和完善出口优势农产品及相关农业投入品的残留清除工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土地 耕地 农业资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