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永恒的主题,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只能靠自己来解决。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大国,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胡锦涛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视察时指示:“黑龙江省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温家宝总理曾强调:“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为此,我们第四课题组对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科技化农业、高产化农业、机械化农业、市场化农业、集约化农业、富民化农业。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能够有效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黑龙江省的创新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是粮食总产首破千亿斤。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1002.6亿斤,实现连续7年大幅度持续增产,成为国家名副其实的“大粮仓”。粮食商品率达到70%以上,粮食调出量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35% 左右,均列全国第一。二是农业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坚持科研跟着生产需求走,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选育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665个,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59.5%。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2010年,全省大田作物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9%,居全国首位。四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 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10.72元,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平均值,是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时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制约因素黑龙江省农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面临许多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只占 25%,农机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2000多个村没有大型农机具,3.2万台大型拖拉机中服役15年以上的占47.8%。二是科技支撑不够有力。农业科技原创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多数农民对标准化种养技术吸纳能力较低。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规模小,社员与合作社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牵动能力弱,没有形成基地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农产品市场波动较大,价格不稳,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对策建议

  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黑龙江省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改造中低产田,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15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全国第一,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较“十一五”期末翻一番。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一是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围绕生产需求,强化科技原始创新,推进农业技术集成组装,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研成果,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十二五”期间培育农作物新品种600个,研发、集成组装配套新技术100项。建立现代种业集团,保障国家用种安全。二是强化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公益性职能,完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长效机制,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新体系。到 2015年,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0%。三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广泛开展对农民的普及性科技培训,采取“农民点菜,专家下厨”方式对农民进行需求培训,重点培训科技示范户、农机大户、从事种养业的农民和村干部。到2015年,全省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达到400万人,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

  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源工程和灌区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有效灌溉面积,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种粮农民有稳定收入。二是装备大型农业机械。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扶持农民购买大马力拖拉机5万台套,推进农业生产全过程、多领域机械化。扶持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集中建设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1000个,推进农业生产全过程标准化作业。三是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大基本农田的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和农田林网建设力度,把基本农田加快建成高标准农田。四是建设高标准水稻育秧大棚。到2015年,全省新建标准化水稻育秧大棚53万栋,建成标准化、规模化育秧大棚小区1.77万个,实现工厂化育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强化 大棚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