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以来,山东、河南、浙江等多个地区部分品种的蔬菜出现滞销。“菜贱伤农”,从表层看,是由于菜农处于农业产业链的底端、缺乏参与定价的话语权,去年蔬菜价格较高,导致农民今年种菜跟风,以及燃油价格的上涨使运输成本增加。从深层次看,则是农业的收益率低。而农业低收益率是因为扭曲的农产品价格机制和缺乏有效的农产品保护机制。
中国至今还是农产品的廉价时代,农产品价格永远撵不上生产资料和物价上涨的步伐。尤其是去年以来,通胀预期节节上升,但围绕粮食的定价体系从未得到梳理,粮食价格甚至受到人为打压。这就出现了市场上的一个怪现象:各种产品都在涨价,只有农产品保持纹丝不动,甚至还在降价。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被明显异化。
农产品除了在低价徘徊,还缺乏相应的保护政策。目前,农产品价格高涨时国家进行调控,但农产品价格低于成本时,却没有保护价格政策。正如山东省政府顾问团农经分团团长高焕喜的追问,“农产品一涨价就恐惧,调控物价,但菜贱伤农了怎么不见保护和扶持?”由于农产品价格对CPI影响很大,直接影响通胀水平,所以很多官员和学者一说物价,先要拿农产品说话,要控制物价首先就控制农产品价格。但这样做究竟结果怎样?从去年以来的情况看,粮价是控住了,但物价还在飞快上涨,尤其是油价、房价,几乎像脱缰的野马。因此,对于农产品上涨可能推高物价的看法,应辩证地看待。农产品涨价是物价上涨的诱因,但不是根本原因。调控物价的这一刀砍偏了,受伤的是农民,成本上升而农产品价格不涨,严重挤占农民的收益,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受到重挫。在这方面,还是应该多听听民间的声音,高焕喜认为,“政府调控物价,不应该轻易拿农产品开刀,物价上涨城镇职工可以涨工资、提高低保,而农民种菜赔本烂在地里没人管,这本身很不公正。”
笔者以为,要解决“菜贱伤农”或者“谷贱伤农”的问题,根本还在于提高农业收益率。而提高农业收益率,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应该放开农产品价格,让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在农产品价格市场化的基础上,实行主要农产品保护价、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补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农业的收益率。同时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降低农业风险。二是通过增加补贴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农业是高风险低产出产业,依靠农产品脱贫十分困难。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给予农民高额补贴,减少农民人口,甚至以金融机构为先锋,抢夺大豆、玉米、小麦等重要产品定价权,以增加农业附加值。这些发达国家的农民收入中,政府的农业补贴占到三分之一还多。如美国专门通过了“农产品补贴法案”,10年来,对农业的拨款增加到1815亿美元,从而让农民真正旱涝保收。虽然我国现在还没有条件像发达国家一样,但我们应随着国力的增强,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适度增加补贴,提高农业的比较受益。
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可以理顺农产品价格机制,提高农业收益率,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如果以上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农民无论种什么都能得到有效保障,就不会反复出现“菜贱伤农”、“谷贱伤农”的现象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5-06/5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