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北方麦区旱情延续,但这是否会导致今年我国粮食减产还有待观察。而由此引发的粮价乃至物价上涨预期,分析人士认为这多数是基于“炒作”。
小麦期货后市做多冲动强烈
据中央气象台统计,自去年10月以来,黄淮、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导致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安徽、江苏、湖北等9省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河南、山东部分地区旱情较重。据统计,河南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已达2000多万亩,其中重旱200多万亩。在山东部分地区,干旱已达到“60 年一遇”水平。
由于旱情涉及的省份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持续干旱引起了人们对粮价上涨的担忧。最敏感的粮食期货市场反应迅速。一位期货市场分析人士称,郑州强麦主力合约最近一度创下历史最高价,而目前国内小麦走势仍落后于国际市场,加上春节前后是消费旺季,小麦的期货价格后市做多冲动强烈。
气候异常本来就是过去几个月国际市场粮价上涨的“炒作”由头。2010年,小麦主产国俄罗斯遭遇罕见干旱,全境农业遭受沉重打击,俄政府甚至一度颁发了小麦出口禁令。另一粮食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在收割期遇到强降水,也造成小麦减产。该国大约占全球市场小麦出口份额的11%。最近,美国农业部发布一份对世界主要农作物产量估测报告,下调了对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的预期,这导致芝加哥农产品期货价格全线上涨。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的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已经达到了1990年以来的最高位,在去年6月到12月间上升了32%,甚至超过了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平。其中,连续上涨的小麦价格几乎是去年6月的两倍。该组织已发出“2011年全球粮食价格可能进一步高企”的警告。
不过,多数市场人士认为,由于农产品存在着一定的生产周期性,碰到异常天气影响,供需矛盾就会被放大,最易受到市场炒作。2010年以来,国内农产品市场“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等恶劣的炒作现象屡禁不绝就是明证。
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认为,除了气候因素,去年以来国际货币市场流动性泛滥是大宗商品上涨的主要推手,国际资金把中国的干旱作为炒作题材也是“不可避免”的。期货市场的价格扭曲效应是明显的——其实2010年全球只有小麦出现减产,玉米和稻谷均出现小幅增产;小麦减产幅度不到4%,可国际小麦价格却出现疯涨。
如何看待对国内粮食减产的担忧
事实上,对国内粮价未来走势的担忧并无多少支撑的理由。去年中国粮食总产实现50年来的首次“七连增”,并创下新的总产历史纪录,达5.46亿吨。我国目前拥有粮食储备近两亿吨。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中国粮食库存占消费的比重超过40%,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水平,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
据报道,为避免旱情蔓延,河南省已经为开春后的农田灌溉做积极准备。目前河南的地表水约有60亿立方米,加上能使用的地下水存量约105亿立方米,水量比较充足。当地农业专家认为,到夏初小麦拔节、灌浆之前,即便雨量仍然偏小,这些水量也能浇2~3遍地;而目前小麦处于越冬期,需水量少,旱情对粮食产量影响尚不明显。
在另一个小麦主产区山东,当地已提前完成对全省158座大中型水库和3882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在灌溉条件得以改善的情况下,旱情并没有引起过多担忧。
山东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表示,夏粮之外还有秋粮,当前发生在小麦生长缓慢期的旱情对夏粮乃至全年粮食产量影响有限。2008年冬季到2009年早春,山东省也发生过类似情况的严重旱灾,但当年全省粮食依旧增产。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最近对媒体称,虽然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每年都造成不少损失,但我国地域辽阔,每年总有受灾减产的地方,也有无灾增产的地方。他介绍,2010年大丰收,但也有12个省份是减产的;虽然连续7年增产,但每年都还有减产的省份,多数年份还有减产的季节。这说明,通过区域和季节间的互补,全国粮食继续保持稳产增产的回旋余地还是有的。
定价权就是控制权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昌平认为,粮食等农产品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生产周期长,储藏费用高。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弹性系数小,多了价格暴跌,少了价格暴涨,自古以来就容易让投机商人囤积居奇。如果某人或某机构控制了某种农产品一定的市场份额,比如30%,就可以主导该农产品价格上下波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1-02-11/5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