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韩长赋求是撰文:"十二五"发展粮食生产基本思考


  “十二五”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考

  农业部部长 韩长赋

   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足则天下安。“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其中粮食生产5年连续增产,连续4年超过1万亿斤,实现新突破成为一大亮点。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1092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这为满足市场需求、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为此,我们认真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深入研究了发展粮食生产亟待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一些基本想法。

   一、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关键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方面,粮食是安天下的产业,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1%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重大贡献。但要看到,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工业用途拓展,我国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对粮食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提出了新要求。现阶段,全国每年净增人口700多万,每年新增大约500万农民工进城务工,城市人口每年大约增加1000多万,由此每年增加的粮食需求约在70亿斤到80亿斤。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水果和肉、蛋、奶的需求显著增加,这些农产品生产需要占用更多的优质粮田,需要更多的粮食进行转化,这就直接或间接增加了粮食消费。与此同时,我国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等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气候不确定因素逐年增加,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我国 13亿人口的饭碗还不是“铁饭碗”。在粮食连年增产的高基础上继续前行,难度越来越大。从长远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压力非常大。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不能盲目乐观,不能有任何放松的倾向,要千方百计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从世界粮食供给形势看,依靠国际贸易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靠不住的。一是世界粮食供给仍然偏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测算,2010—2011年度,世界谷物产量约为22.16亿吨,而消费量达22.54亿吨,产不足需。目前全球仍有9亿多人口处于饥饿之中。二是国际市场调节空间有限。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5000亿斤左右,不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大米贸易总量为500亿斤—600亿斤左右,仅占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5%左右。2010年,受自然灾害及俄罗斯等国发布小麦出口禁令等影响,国际粮价飙升。这说明国际粮食市场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三是我国的大国效应明显。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已成为国际粮食贸易中值得重视的一个现象。一旦国际粮价上升,我们进口成本就会加大。而且我们国家地域广阔,即使在国际市场上能够买到粮食,由于运距远、成本高,也不划算。

   有同志认为,进口粮食等于进口土地和水,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从中国国情出发,我们只能择机适当以进口进行品种调剂,不能依赖进口。我们要努力保持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自给率在95%左右,保持国内供需基本平衡。这是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基本方略。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粮食生产的基本思路

   “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为抓手,以严格保护耕地守住18亿亩红线为前提,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优化品种结构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努力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努力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目前水平上不断提升。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四稳定、四提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品种 耕地 玉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