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国应树立新粮食安全观


《21世纪》:综合化的食物安全观怎么理解?比照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人均直接消耗的粮食是减少的,把多元化的食物换算成粮食后,粮食消耗量还有提高空间。

李孟刚: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是必然的历史进程,我们需要构建“以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保障体系。粮食在食物总量中的地位不能动摇,这是确保我国现阶段及今后食物安全的重中之重。

建议在适当时机成立国家粮食安全委员会,统一协调、指导粮食和其他主要动植物性食物的生产、加工、营销、储运等完整产业链的全过程。

《21世纪》:国家有关部门近期表态,“十二五”期末我国人均食粮消费量约为400公斤。仅较目前我国人均粮食消费水平略有增长,年均增长率不到 1%。你认为这样的粮食消费增长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吗?“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将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

李孟刚:粮食消费主要有口粮消费、饲料粮消费、工业用粮消费、种子用粮消费。自1996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除1997、1998、1999年连续三年超过400公斤以外,其他年份均在334-388公斤上下波动。

从总量上看,尽管未来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我国粮食消费总量依然会保持增长态势,但人均消费量却将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十二五”期末我国人均食粮消费量约为400公斤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适应的。

从粮食消费结构看,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我国人均口粮消费均呈下降趋势。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饲料粮的消费不断增加,在粮食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总量迅速增加。工业用粮也保持逐年增加的态势,种子用粮则基本保持稳定。

因此,从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我国人均粮食消费虽然会小有增长(主要是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的增加),但增长趋势将会是有限的(人均口粮消费一直下降部分抵消了上述趋势)。

18亿亩红线迟早要破

不是说一旦18亿亩耕地红线被突破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了,最主要的补救措施就是提高单产水平,而提高复种指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21世纪》: 18亿亩耕地红线如果被突破,将在多大程度上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是否有其他补救性措施?

李孟刚:18亿亩红线一定要强调,就土地存量而言,18亿亩是必须确保的。但未来这条红线迟早要被突破。

如果突破这道我国粮食供给安全保障的红线,对我国粮食安全肯定会有非常严重的威胁,因为粮食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农村耕地。

中国耕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均耕地仅1.4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持续扩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都将面临尖锐的土地供需矛盾。

当然,也并不是说一旦18亿亩耕地红线被突破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了,如果用新粮食安全思想来看的话,确保粮食安全有多种办法。

最主要的补救措施就是提高单产水平,而提高复种指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提高复种指数是指通过每年种两季或两年种三季来提高粮食产量。目前,中国复种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

此外,也要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完善政策法规,依法加强耕地质量管理,解决耕地质量下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投入占比提高到10%以上

为了解决农业投入不足问题,首先,“十二五”期间财政对农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必须提高到10%以上,才能基本适应农业发展需求。

《21世纪》: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就目前透露出的信息看,农田水利将成为新的“一号文件”的主要关注点。从近两年我国粮食主产区遭遇的旱灾来看,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成为抗旱的主要阻力。围绕农业水利的改善,“十二五”期间将有怎样的安排?

李孟刚:农田水利是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田水利建设长期被忽视,历史欠账太多。由于投入少、缺乏管理等因素导致大量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损坏,造成"涝不能排,旱不能浇"。

目前,我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只占耕地总面积的45%左右,一半以上的耕地仍是“靠天吃饭”。最近几年,我国局部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旱涝灾害,给我国的农田水利敲响了警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耕地 饲料 农业发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