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萝卜白菜满眼白到黄瓜、西红柿、甘蓝姹紫嫣红,冬令时节菜市场里的色彩变化,成为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发展的一个缩影。“十一五”期间,在“菜篮子”工程和标准园创建的带动下,我国蔬菜产业素质稳步提升,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华南和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夏秋蔬菜、黄渤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等五大区域和以“南菜北运”、“西菜东运”为代表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2009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达2.76亿亩,总产量6.18亿吨,人均占有量达到463公斤;常年生产的蔬菜品种有150多个,满足了多样化消费需求;农业部例行监测蔬菜产品农残合格率达到96.4%。
种植规模在扩大,品种结构趋合理,保障能力在增强,在此背景下,区域性、季节性蔬菜价格的波动频率却在增加,波动幅度也有所扩大,着实让蓬勃发展的蔬菜产业倍感尴尬。当然,这里面有异常气候、季节更迭等自然因素,也有城郊菜园变楼房的现实难题,然而百姓菜篮子拎不稳与农民对市场摸不准的同时并存也表明,产销衔接仍是蔬菜产业的软肋。
产销衔接,衔接的是市场,是信息,也是物流。据有关统计,现在全国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4300多家,已经成为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之地。随着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和信息技术发展,产销信息的传播渠道在增多,速度在加快。同时,现代物流业的强劲发展也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大市场格局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问题是,市场越来越多,供求信息和价格行情越来越透明,物流越来越便捷,为什么产销衔接仍然困扰着“菜园子”和“菜篮子”?这是因为,随着蔬菜基地从近郊向远郊发展,从城市周边向优势产区集中,影响蔬菜产销衔接的因素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
首先,我国城郊“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向远离城市的农区转移,打破了原有的“近郊为主、远郊为辅、农区补充”的生产布局,城市蔬菜自给率下降,致使稳定供应的难度增加,菜价的季节性波动在所难免。据报道,目前我国部分大城市的蔬菜自给率已不足30%。同时,随着蔬菜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产区供应“打喷嚏”、销区菜价“发高烧”的联动效应日趋明显。冬春两季,北方许多城市蔬菜供应的70%~80%需从外地调入,其中大部分来自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而海南80%蔬菜供应岛外市场,这就导致北方市场和南菜基地相互之间过度依赖,比如年初“问题豇豆”事件影响海南豇豆大面积滞销,价格跳水;而春夏之交时节大规模的西菜东运,也曾导致甘肃兰州等夏菜主产地菜价居高难下。
其次,许多蔬菜特别是叶菜类蔬菜,本身并不适合长距离运输,而且在当前交通运力高度紧张、灾害性天气频发的情况下,长途蔬菜运输增加的不仅是流通环节和运输成本,还有各种不确定因素。2008年初雨雪冰冻天气导致大批运菜车困在路上,北方市场供应吃紧;今年京藏线大堵车,使张家口蔬菜进京时间由早上五六点延迟到中午甚至下午三四点;近日出现的“柴油荒”,导致四川彭州上万亩优质莴苣运不出去烂在地里……在蔬菜对外依存度高企的情况下,这些局部地区、单一品种甚至个别“意外”实实在在增加了市场调控的难度。
再次,很多地区将设施蔬菜种植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品种同质化严重,上市时间集中,销售区域叠加,加之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对接关系不稳固,“撞车”与“卖难”现象也时有出现。与此同时,相对落后的储运方式和加工能力也制约了蔬菜产业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
产销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已成为眼下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准确的产销信息收集和发布,需要更科学的产地和市场建设布局,需要更完备的冷链储运设施,需要更坚定地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需要更有实效的产销推介和产品推介活动,也需要更公平的农超对接、农企对接联系……然而,要让这一切需要更好地得到满足,最需要建立的还是有利于产销对接的长效机制,实现从应急促销到产销一体化的转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0-12-28/5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