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10月国际农产品价格全线上涨


  发改委11日发布的价格监测报告显示,10月份,玉米、油料油脂、食糖、棉花等多数国际农产品价格呈现上升态势,只有小麦价格小幅下降。专家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是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助推因素之一,而在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输入型通胀压力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监测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国际市场农产品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6.01%、5.78%,与去年同期相比现货价格上升28.35%,期货价格上升29.7%。

  具体品种来看,10月份,玉米现货、期货价格环比分别上升8.21%、10.31%,大米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1.89%、13.93%,大豆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5.22%、8.38%,豆油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8.44%、11.45%,棕榈油、菜籽油现货价格分别上升12.9%、 2.27%,豆粕期货价格上升6.65%。发改委预计,今年后两个月大豆、豆油价格仍将维持高位。

  近几个月疯涨的棉花和食糖也仍然不改“高烧”状态。数据显示,与上月相比,棉花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22.42%、13.83%,原糖现货、期货价格分别上升9.37%、9.14%。对于接下去的棉花价格走势,发改委认为,本年度全球棉花增产和产不足需的预期并存,将影响今年后两个月棉价继续高位波动。

  在国际农产品价格全线上涨的影响下,国内农产品价格也节节攀升。中国棉花协会数据显示,仅10月份一个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就从23000飙升到28000左右。

  国际农产品价格全线上涨不仅推高国内价格,也间接助推CPI上涨。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10月CPI同比上涨4.4%,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来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在三季度以后国外宽松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盛来运称。

  对于后续走势,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也将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这也意味着中国将持续面临“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豆油 大豆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