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外资在我国粮油市场跑马圈地 粮食安全敲响警钟


  敲响警钟早应对

  外资进入中国,粮食产业是一把双刃剑。

  外资进入中国粮食的购销环节,短期内能够看到的好处是粮价上涨让农民得利。这些企业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有利于促进行业竞争、提高加工水平和技术进步,可避免粮食收购企业一家甚至几家垄断市场,也能盘活基层粮站、粮库的资产,解决国有粮食企业职工下岗的问题。河北、山东等地粮食局官员均表示,在粮食局改制后的困难时期,地方国有粮库非常希望和益海嘉里这样资金雄厚的客户合作。因为这种合作方式没有风险,只是利用粮库的仓储和人员就能够获得收益。

  但长期来看,外资对中国粮食产业的大举渗透对中国粮食安全存在一定影响。外资企业进入粮食购销领域后,有可能使政府有关部门不能及时掌握粮食库存和购销状况,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当前的通胀预期下,部分企业和商人会囤积粮食,然后放出各种信号,像炒作绿豆一样趁机炒高粮食价格。而粮食价格一旦发生非理性上涨,就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农业部长韩长赋曾提醒“中国人的饭碗不能端在别人手里”,并非危言耸听。

  而作为世界粮食主产国和出口国的中国,今年先后遭受了旱灾和水灾的双重袭击。据中国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统计,受其影响,中国今年夏粮总产量为1.23亿吨,比去年减少39万吨,7年来首次出现夏粮减产。

  因此,要敲响警钟,警惕外资危及中国粮食安全,要采取果断措施,及早应对,保证中国粮食安全。

  加大行业重组力度。要像钢铁行业那样,加强本土粮食行业重组力度,要有自己的特混舰队,与国际粮食巨头抗衡。目前中国粮食企业以中粮、中储粮两大集团为龙头,在国内市场占据有利形势,但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既然人家把“抢粮战火”烧到自家院内,中国本土粮食企业也应当打出去,到对手后院去搏一把。

  创立中国品牌。外资抢夺中国粮食资源,除了靠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外,还仰仗其创立的品牌渗透中国市场,比如在中国家庭的灶台前、餐桌上晃悠的“金龙鱼”、“胡姬花”、“元宝”、“鲤鱼”、“香满园”这些外国品牌,很受中国消费者欢迎。中国粮食企业也应当下大力气创立自己的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

  招商引资要把关。新修改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外资在农业领域的投资进行了调整:要求在作物品种、粮食生产、转基因、棉花、重大的高科技及生物安全方面一定要由中方控股;同时加强了对粮食相关领域的控制力,包括化肥、农药、粮食的零售、批发及物流领域等外资只能参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时候饥不择食,出于政绩冲动,将一些防线给主动撤掉,给外资低成本进入创造了极大的便利。因此,要强调招商引资必须兼顾国家粮食安全,严禁随意开绿灯放宽外资进入粮食市场的门槛。

  粮食要谨慎出口。中国有13亿人口,粮食是关乎国家安全的第一要素。眼下,俄罗斯等产粮国家都实行粮食禁止出口的政策,以保护本国的粮食安全。中国为了与有关国家搞好贸易往来,适量出口粮食是必要的。但国家一定要实行有控制的粮食出口政策,扎紧粮食出口关,不让外资在粮食出口上“兴风作浪”。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大豆 早稻 食用油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